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农业学大寨”“学”的是一种精神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钟金万    阅读次数:9948    发布时间:2020-09-16

学习某种精神不是照抄照搬,不是依葫芦画瓢,而是学习某种行为的本质、宗旨或主要意义。比如向雷锋同志学习就是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品质。比如向邱少云同志学习就是学习邱少云同志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用一句通行的官话来说,就是把握方向,扭住大局,狠抓落实。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生搬硬套的专家,总喜欢把自己不理解的事情和在学习某种精神的过程中,由于某种方式方法不当而造成某种不良后果,就归咎于某种精神某种主义。这是极为简单的逻辑思维方面的错误,必须彻底肃清,否则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绊脚石。就拿马家湾生产队学习农业学大寨,造成严重减产的事情来说吧。

众所周知,遵义市(过去称遵义地区)196510月到197810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主要是以治山治水、改土造田、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运动。比如,原龙坑镇辖区内3个公社将对冷、烂、锈水田采取挖字或字沟排渍水晒田,扩大夏收作物种植面积的措施和效果都是极为明显的。1966年龙坑镇辖区实施的土变田3540亩,瘦土变肥土2000余亩,坡土改梯土1500亩,也是立竿见影的。这就是农业学大寨精神在龙坑镇辖区的伟大胜利。那么,大寨精神究竟是一种什么精神呢?八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经过大跃进的折腾和三年自然灾害的苦难,如何提高大锅饭制度下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已经成为当时制约全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瓶颈。而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大寨精神就是破解这个瓶颈的最佳方式和最好办法。河南省林县人民开凿的红旗渠,就是通过农业学大寨、凭着一股大寨精神在险峻的山崖上开凿出一条惊天大,泣鬼神的人工天河,彻底改变了当地农田缺水的严重困难,创造出了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原草王坝)支部书记黄大发带领200多个村民夜以继日开凿出来的大发渠,也是一条惊天地、泣鬼神的人工天渠。这也是农业学大寨、缺水地区学习林县人民开凿红旗渠的伟大胜利。

其实,农业学大寨是否有成效,有多大成效,主要取决于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马家湾生产队农业学大寨的做法是这样的:群众将3.6亩小田平整后,既没有施足底肥追肥,又没有足够的水源保障灌溉,当年亩产水稻只有190余斤,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减产。试问,这是农业学大寨精神的失败和错误吗?不是,这是马家湾生产队没有恰当地运用农业八字宪法造成的恶果。

类似错误绝不是偶然的。比如,1976年冬龙坑公社共青大队用扣工分处罚的办法,强行组织500多个强劳力冒寒风、顶风雪,连大年三十和新年初一都不准休息,逼着社员们出工出劳。社员们苦战3个多月,把120亩小田平整为大田,次年全部栽上水稻,亩产量却由原来的800余斤下降到平整后的540斤。沉痛的教训无处不有,也无处不在,恕不一一赘述。

客观地说,经过13年的农业学大寨,龙坑镇的农业耕作制度特别是复种指数是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过去,多数水田一年一熟,在村寨附近水利条件较好的耕地上有一定的复种指数。一般的高塝田望天田都要抗冬(犁翻不耕种),待次年雨水来得早时可栽插水稻,雨水来得迟时则种植玉米等旱地作物。旱地也多为一年一季玉米,秋收后抗冬。有的农户开荒种地,种12年时可获得一定收成,34年后土壤肥力全部耗尽,则丢荒另外开垦新地,对荒地也实行隔年轮作。据民国二十九年(1940)浙江大学学院在遵义县南部农村进行的调查,春种农作物占耕地面积92.66%,秋种作物占耕地面积9.27%,复种指数只有101.93%

建国以后,经过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特别是农业学大寨运动,龙坑镇的复种指数迅速提高。据县农业志载:1949年复种指数为107.7%1954123.9%1957147.8%1961年因农村经济受挫复种指数降为125.8%1965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好转恢复到133.6%19661976年复种指数在142%—156%之间波动,1978年上升到162.4%1988年上升到191.8%2008年上升到199.5%2010年以后95%以上耕地的复种指数达到200%,实现村中无一块冬闲空地的目标任务。

耕地复种指数是这样,优良品种的推广运用也如此。比如龙坑镇的土壤、气候、光照都适宜油菜的生长发育,而且栽培历史颇为悠久。解放前,这个镇的油菜栽培主要是自给自足。20世纪50年代以后,油菜籽成为主要经济作物。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这个镇1965年引进云油2号、矮架早等品种,逐步取代传统品种。1960年代至1970年代,油菜籽亩产量一直在30公斤至52公斤之间起伏,没有明显的突破。1987年从陕西引进秦油2号杂交油菜试种,平均亩产近200公斤,受到群众欢迎。

龙坑镇对所有的优良品种都积极试验、示范和推广。比如,1965年龙坑就从保加利亚引进阿波阿夫等小麦良种进行推广。至于上世纪70年代推广杂交水稻年代、80年代推广两段育秧及后来的农业新五突破技术,马家湾更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呀。

不仅如此,只要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时期,马家湾社区、龙坑街道都大胆的试大胆的闯。比如19737月这个地方就落实了肥猪购五留五政策,主动执行给饲养户划饲料地和奖售粮食化肥的有关规定。

如果亲爱的读者从马家湾社区、龙坑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内还没有看不出农业学大寨的丰硕成果,那么请允许我放大到地级市遵义来说一下这项运动的伟大胜利吧!

遵义地委为了响应党中央关于学习大寨、走大寨之路的号召,于1965106日印发区计委党组《关于今冬明春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以治山治水、改土造田、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运动。计划新增水利有效灌溉面积20万面、保灌面积13万面、坡土改梯土8万亩、土改田8万亩、改造低产田土20万亩、营造用材林29万面、经济林26万亩、封山育林34万亩、抚有幼林23万亩。1968年底,各县(市)先后组织各级干部1000余人到大寨学习山、水、田、土、林、路综合治理的经验。1969122日,遵义地革委、军分区作出《关于在农村广泛深入地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决定》,建设大寨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将农业学大寨推向新阶段。这年,湄潭县核桃坝大队、桐梓县火炬大队、习水县群英生产队、道真县杨柳园生产队被评为学大寨的榜样。197010月,遵义地革委又作出《坚决响应毛泽东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誓在三年内让大寨之花开遍全区》的决议,以昔阳三年建成大寨式的县为榜样,全区苦战三年,重新安排遵义河山,赶上大寨,跨越《纲要》。

19722月,根据贵州省委远学大寨,近学群英的指示,分批组织全区大队、生产队干部到习水县群英、正安县梨坝大队参观学习。这期间,全区投入三改(土改田、坡土改梯土、瘦土改肥土)劳动力39万人,先后涌现出绥阳红五大队、遵义县尚嵇公社和娄山大队、余庆县大寨大队、仁怀县电山生产队、道真县三元公社等一批学大寨先进典型。1973415日,中共山西省委书记、昔阳县委第一书记、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应邀在遵义地委四级干部大会上讲话,介绍大寨经验,并向全区进行实况广播。1973816日,地委在习水县召开全区县、区、社及地直部门530多人参加的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19731221日至27日,地委召开全区农业学大寨先进代表会,1573人出席。19751216日,遵义地、县(市)委书记参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后,地委作出《坚决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深入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的意见》,全党动员,苦战五年,全区普及大寨县。这年,组织普及大寨县工作队1.33万人,全区出动100万劳动力,掀起冬季农田基本建设高潮,改土19.4万亩,新增水利保灌面积15.3万亩。1976711日至18日,遵义地委在正安县召开各县(市)委书记会议,决定组织农业学大寨工作队1.3万多人到社、队,投入农田基本建设劳动力110万人,造田12万亩、改造低产田土17.4万亩、造林57万亩、新修公路300千米,新增蓄水量4345万立方米、增田14.5万亩。1978822日,遵义地委召开地直机关负责人会议,传达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突出以治山治水、改土造田为中心,着力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步伐,分批分期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和上纲田、千斤田、双纲田建设,有计划地新建一批骨干工程。这年,修建绥阳后水河水库、赤水风溪口电站、仁怀盐津河电站、习水东风水库等一批大中型水电工程,完成大量坡改梯、土改田、瘦改肥等三改工程。1978年,农业学大赛运动结束。

应该说农业学大寨运动是取得的成绩是第一位的,期间修建的水利设施和进行的改土造田,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粮食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倾路线的干扰和破坏,采取不合时宜的大兵团作战、平调劳动力、搞一刀切等错误做法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事实上,一个人要学习一种精神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组织一个单位或者地区因地制宜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地实施本单位本部门的某一规划,努力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比如,我们今天要建成的小康是一个不落的全面小康,仅仅是收入达标还是不够的。因为,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面小康才是全面发展的小康,才是每一个人的小康。全面小康不是某一个人的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而是全覆盖的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比如,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的全面进步的小康。比如,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比如,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比如,全面小康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全面发展。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36119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