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合作化运动是迈向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阶梯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钟金万    阅读次数:7425    发布时间:2020-09-24

我们的路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和里程碑,但是两个不同历史时期既是互相联系的也是有着重大区别的。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和制度条件,没有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改革开放也是难以顺利进行的。同时,我们也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我们的前人,不能要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而且,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与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与探索积累了诸多的有利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与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和发展。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我才想说一说遵义县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因为,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也是我们自己的历史,历史将永远铭记那一段激扬的岁月。

解放后,国家开始恢复国民经济,积极进行土地改革,采取发放贷款等各种措施,帮助农业农民恢复和发展生产。到1957年,全国已经引导农民走上了互助合作道路,完成了对社会主义农村的基本改造。这一时期,遵义县(今播州区)不仅将小农经济改造成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而且还完成了一次农村社会的巨大变革,也涌现出了不少积极分子和基层干部,钟承亮、胡宗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9524月,钟承亮与8户农民组建了遵义县第一个互助组。195312月,钟承亮创建遵义地区第一个红星农业初级合作社,且当选为社主任。19562月,红星社转为高级农业社。《新黔日报》《农村工作通讯》等报刊发表文章推广了红星农业高级合作社的经验。钟承亮先后当选县、省人大代表、省劳动模范、全国青年积极分子、全国政协委员,曾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对志愿军进行慰问。

这是三岔乡上世纪50年代的光荣,再说一下那时龙坑乡的荣光吧。

1951年桂花村搞土改试点,胡宗文把没收来的好田好土分给村里最贫穷的农民,把剩下的夹在田坝中间的亩分紧、坯面窄的12石(6亩)稻田划在自已名下。1952年春,胡宗文在县农场场长、农技人员张炳学的指导下,每亩耕地施牛肥20多挑,三犁三耙,采用新品种,进行合理密植,秋收时亩产净谷(水稻)560斤,创桂花村水稻亩产最高记录。这年秋,胡宗文按照毛主席组织起来力量大,有利于克服农民缺乏耕牛、农具困难,有利于限制中间剥削,实现共同富裕的教导,将842位农民组成全县第二个农业互助组——胡宗文互助组。互助组在33.9亩耕地上进行换工互助,秋收后立即翻犁,不留谷桩过冬,上好冬肥灌好水。1953年清明节前后,胡宗文用48斤白油粘育成壮秧,改拿手四行稀大窝“8×8细窝密植,当年水稻亩产增加到729斤,创下当年遵义县水稻最高亩产量,被评为遵义县、遵义专区劳动模范。在县、专区的劳模大会上,胡宗文代表组织起来的农民互助组介绍换工互助,战胜困难,推广新技术获得增产的先进经验,受到大会的表彰,获奖大黄牛1头、新式步犁和手摇喷器各1台、农技手册一大捆。这一年,胡宗文又吸收13户农民加入互助组。接着,胡宗文组织桂花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亲自担任社主任。19544月,桂花、兴隆(龙坑)两村合并、组建兴隆乡,胡宗文任乡党支部书记兼桂花初级社会主任。此后,胡宗文经常随地委书记李苏波在大林蹲点,发动全乡农民参加初级社。至1954年底,桂花村参加农业社的农民,已占总农户的80%以上。全社59220人的709.5亩,粮食总产达56万多斤。桂花村的合作化试点,震动四乡,很多农民前来参观。至19557月,全乡844户农户,已有99户参加初级社,279户参加常年互助组,260户参加临时互助组,共有638户农户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占全乡总农户的75.6%,兴隆乡的农业合作化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回顾遵义市(过去称地区)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531月到12月月,主要以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农业合作社;第二个阶段从19541月到19556月,初级社普遍建立和发展;19557月到195612月,参加初级社的农民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参加高级的农民超过百分之八十以上,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这是以农民个体占有土地、耕牛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所有我才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六年,农村互助组是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万上千的农民个体走进了这样的组织,它对于改变农民陈旧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新思想,建设富强伟大的新中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样是还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艰苦历程的本相。

从遵义解放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遵义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有着很多光荣的历史,比如19555月毛泽东对《凤冈县崇新乡是怎样在党支部领导下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的》一文亲自写过按语,比如钟承亮荣幸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对志愿军进行亲切慰问,比如胡宗文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并在遵义地区获奖大黄牛一头。

这也是197812月以后普遍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1952年以前的农业合作化以前的农民私有制完全不同的根本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包产到户,只是经营方式由农民集体生产变为农民个体劳动,土地的所有权仍然是集体的,农民与集体是一种承包关系。农业合作化以前的耕地、耕牛、大农具等是私有的,属于私有制范畴。当年农业合作化的目的就是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改变为合作化运动的集体成果——集体所有制,这是合作化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深化。因此,过去某些人发出的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之类的慨叹是一种认识上的无知,当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是一种农业生产资料集体化的改造过程。

19491121日遵义人民迎来了自己的解放。在解放后的29年里,遵义人民既革命又建设,把遵义的经济社会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当然,由于是摸着石头过河,加之有急躁冒进的,特别是帝国主义的讹诈与封锁,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难免会遭受严重的干扰。但是,人民却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希望与威力。1953年到1956年的互助组和农业初级合作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一手抓恢复、发展生产,以解决人民迫切需要的吃、穿、用问题;一手抓社会秩序的稳定,积极开展反封建斗争,实行民主政治建政,经过4年努力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

你看,1953年至1957年,遵义县在努力发展生产的过程中,顺利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完成了对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县工农业生产总值比1949年增长1.2倍,人均粮食由225公斤增至371公斤,经济繁荣,人心舒畅,社会安宁,呈现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康乐景象。当然,其中也有1951年初至1952年底农村土地改革的伟大成果。也许,这就是我们评价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客观、公正、历史、全面的道理吧!

至于1958年,因急于求成,搞大跃进,片面强调和追求生产关系的先进性,急于求成地建立的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由于在本质上否定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农民又失去了对耕地的经营权和使用权,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你看,1959年至1961年农业生产全面减产,粮食产量比1957年下降45%

这种用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取代按劳分配,这种以开展深耕大协作、大炼钢铁、大办公共食堂、大办万头养猪场等一系列的大操大办,怎能调动温饱都没有解决的、千百年来养成的自由散漫的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呢?这是一种严重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大哄大干,怎么不使生产力遭受严重的破坏呢?也许这就是大跃进最后变成大跃退的本质原因。比如1961年,遵义县工农业总产值仅为1957年的51.53%,人均粮食降至196公斤,出现罕见的大饥荒。

好在1962年至1965年遵义地区各级各部门在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指导下,贯彻执行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等一系列调整措施,把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解散公共食堂,恢复社员自留地,实行粮食分配大包干,允许社员经营家庭副业,恢复劳动定额管理,精简机构,下放干部,及时向农民一检讨、二退赔、三补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与工人、农民同甘共苦,埋头苦干三年,形势才大为改观。1965年,遵义县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了1957年的8.33%,粮食总产量超过3.05%。原预计需要7年、10年或15年才能治愈的冒进创伤,仅用3年时间就实现了。但是,倾错误,并未从上述失误和挫折中得到彻底的清算和纠正,它在四清中又出现抬头与反复。

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胜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全面起步,伟大的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在广大的农村全面掀起热潮,我们必须处理好胆子大与步子稳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一个一个地去解决和克服,既要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须知,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记住,只有穿钉鞋杵拐棍才能把稳形势和实现目标

在伟大洪流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责任和担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只有深入推进农村各项工作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如今破解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奋斗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共梦需要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必须铭记历史,牢记走过的道路,才能开创未来,开创美好的明天。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40066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