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从《红与黑》看司汤达的现实主义表述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高原    阅读次数:11082    发布时间:2020-10-26

司汤达(1783-1842),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创始人,1823-1825年,发表文艺论文《拉辛与莎士比亚》,提倡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此后创作了一系列小说《阿尔芒斯》,《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等,本文主要以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为例,解剖司汤达的现实主义文学观。

作者司汤达曾说:这部小说并非小说……,而是认认真真地描写十九世纪初三十年代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关于主题红与黑含义的解读,有人认为指拿破仑时代的军装,指神父的教服;也有人认为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英雄时代,象征卑鄙,可耻的复辟王朝统治时代……到底象征什么,还是让我们解读完司汤达的现实主义创作再继续深究吧。

一、文学必须反应人民的现实生活,适应时代的要求。

作者从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取材,真实地、深刻地表现了七月革命前夕的法兰西的阶级关系和时代发展。首先,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和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物事件有一定的联系。《红与黑》中有生活的原型。作者的故乡格勒诺布尔发生了一宗谋杀案。一个名叫裴尔特的青年在一个有钱人家里当家庭教师,成了这个家庭主妇的情人,后来,这个情妇所写的一封信阻碍了他和第二个情妇———一个非常有钱的小姐结婚,由于怨恨和绝望,家庭教师杀死了那个主妇,由此触发了作家创作《红与黑》的念头。《红与黑》中的人物虽是虚构的,但在这则新闻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他的影子。于是作品中就有了这个家庭教师于连索黑尔的形象,我们所要探讨的这部作品也正是围绕这个核心人物的人生道路而发展的。

二、文学要真实地再现现实展现人的心灵世界

于连这个集矛盾于一身的人物,是小说《红与黑》的核心人物。他出生在一个木匠家里,比较贫穷。现实中也有这样的现象,就是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于连就是在这样的夹缝中生存的人物。看着别人美丽的城堡而自己却家徒四壁,赤裸裸的对比在作品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让他明白利益分配从来都不是公平的。他喜欢阅读、看一些历史和哲学。正是因为他骨子里都存在着敏感的细胞,所以,他注定是痛苦的,但是他还是坚持着自己的信仰。迫于生计只得恪守规范的他立场却是非常坚定。他不得不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因为要想获得更多的利益和生存条件必须要抢先一步,所以他努力追求事业。但是出身低下的人不得不面临着窘迫的情形。纵使这样他还是坚持着自己的信心,从不妥协。他的爱情有时候就像一场博弈让他无章可循,但是他仍然征服着这样的爱情。于连总是可以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自己的利益不受到侵害,他的这种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的原因是和他的生活存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作为形式上的逼迫他不得不把《圣经》等一些宗教书籍读到倒背如流的程度,其实他本人却并不喜欢宗教信仰,他根本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是没有办法,为了想要得到的,为了生存他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

三、文学需要想象和创造理想

司汤达强调创作虽然起自艺术家对现实的感受,但艺术的目的是给人以愉快,因此它不能只是照抄现实,还需要有想象和创作理想。光荣与梦想和幻灭与死亡同样化身为红与黑两种色彩。于连没有宗教信仰,没有对来世的恐惧,有的只是一腔的雄心壮志和满脑子的冒险精神,生活对于他是一场残酷的搏斗,要么为荣誉、地位、财富及一切现世幸福而生,要么希望破灭粉身碎骨而死。他拒绝了朋友富凯为他提供的一条平稳的发财道路,不想过一种安稳、自足而平庸、乏味的生活,他不能让岁月消磨掉博取荣光的激情,宁愿冒九死一生的危险去探求一条飞黄腾达的捷径。他怀揣野心在尖角嶙峋的社会里孤军奋战,却得不到命运的眷顾,最终碰得头破血流,败下阵来。失败的代价是失去生命。于连并不惧怕死亡,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死亡、生存与永恒在他眼中仍是个对于头脑发达到足以领悟的人而言十分简单的问题。在他看来,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投入为谋求个人幸福而奋斗的伟大事业,庸碌地活着实与死亡无异。当所有幻想的不可实现性在他面前骤然呈现的时候,他选择了拒绝乞求赦免,因为即便能逃脱司法的惩处而苟延残喘,命运的判决也早已把他投入了万劫不复的地狱。最后在法庭上的那段发言是他生命的绝唱。个体的生命如一颗流星,在光荣与死亡的较量中,在红与黑的交缠中,从绚烂走向毁灭。

作为一代现实主义宗师,司汤达力图在其作品中表现自己所处的时代,而《红与黑》则成为19世纪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与经典之作,“的具体含义依旧值得我们探究。因此它的影响是深远且不朽的,因为这种影响是超出法国一国范围之内的,并流传于欧洲,甚至是全世界。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673679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