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微篇 >> 正文

李二的“人学”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杨志坚    阅读次数:12663    发布时间:2021-01-31

李二自小就特别喜欢看那些厚厚的书,无论是古龙,金庸,梁羽生,还是三毛,琼瑶,岑凯伦,以及后来的王蒙,铁凝,汪曾祺……看的不亦乐乎,有人说这孩子着了魔啦,有人说他这样肯定影响学习,有人说这孩子将来定是个作家。李二不管这些,他就是喜欢。喜欢江湖人物的侠义,喜欢爱情里的悲喜,喜欢大起大落的命运纠葛,喜欢淡泊宁静的清雅入心。是的,他一直喜欢。

时间久了,李二也有了动笔的意念,有了表达的冲动,但李二却一直没有写,觉得自己写不出那样的荡气回肠,写不出那么的跌宕起伏,他有些恼恨自己为啥就没那个脑子呢,为啥就没有那样的文笔呢?

就这样一直放着,等着,直到退休后,这种写的念头像春日里的桃花杏花一样闹腾起来。

笔终于在李二的怂恿下流泻出自己的情绪,一发不可收拾。李二的文章在网上有了许多的支持者,这让李二有了当作家的奇怪的荣誉感。

李二刚开始写的是些山水花草,猪羊猫狗,奇闻鲜事,再后来就开始琢磨着写人,他好像是在哪里看过这样一句话说:文学其实就是人学。不写人那还谈什么文学,还说什么作家呢?

于是,李二用作为文章的主体开始了自己的人学

第一个读者当然是老婆。老婆对李二最先颇有微辞的一点就是写了那么多,关注的人也多,却从没有写出她想要的收入,她总会在看完之后说一句:顶啥用?李二便嘿嘿一笑说:心里美呀!

那倒不假,自从有了这活儿,李二像个老顽童,每天都乐呵呵的。李二老婆也就不在意其他的了,人活着不就是让自己活的更快活些吗?这个朴素的想法让她突然觉得自己也变成了哲人,生活原来是这样促人渐渐成长的。

虽然如此,别人总归跟她不会是一条道儿上的。有人跟她说:你家李二写的翠姑是不是以前的相好啊?”“哎,你说李二跟王二花真的送礼物了?”“李二的相思病是思着谁呀?”……

时日一久,耳朵里灌多了邻居们的种种说法与猜测,李二人学中的让老婆悄悄产生了另一个想法:李二这人真复杂!

结婚这么多年了,许多事她还真不知道,这个翠姑是谁?那个王二花又是哪个?李二不是整天在家里写写画画吗?他们在什么时间见的面?还相思病?还逛街游湖买礼物?这样下去还得了,不行,我得精点心,不然到最后自己咋办?

李二不知道老婆的想法,也没时间去管这些,他爬在桌前一如既往的写着自己的,这些人在李二的触摸下鲜活起来,走进了读者的心里,同时也像槐花刺一样扎进了老婆的心里。

李二的老婆看着突然陌生起来的老伴,内心里许多想法像秋风中的落叶,一阵儿旋纽着腾挪在一起,一阵又慢慢沉在某个角落躲起来不愿让人发现。她不能问,也不敢问,尤其不能问外人,家丑不可外扬的道理她还是懂的,更不能问李二,倔驴一样的李二说不定会因此真的做出些她接受不了的事儿。她只能独自难受。

老婆这些日子净甩脸子,不是嫌李二衣服放的不在位置,就是说李二吃完饭啥也不顾就爬桌上写乱七八糟的东西,李二觉得莫名其妙,以前最多就是斜上几眼,没这么多话,李二笑笑并没理会,依旧沉浸在那个令自己舒服的世界里。

李二的老婆终于还是找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们的儿子,大学毕业,算是知识分子了吧,绝对可以帮她解决这个难题,而且问后不管结果如何,都不会发生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

儿子听了母亲的话,笑着说:妈,那就是作品中的人物,是虚构的,大都不是本人。儿子的这种说法让李二老婆半信半疑,其实她还想问:大都?那就有可能是他本人吧?她看了看儿子没有继续,继续下去也没有意义,她差点儿忘了,儿子总是跟李二狼狈为奸的,这个词出现在她的脑子里让她有点不好意思,怎么能用这样的词来形容老伴与儿子呢?不该的,所以就只是讪讪地笑了下,便很快结束母子之间的对话。

细心的儿子还是发现了端倪,本来老爸退休后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他很放心,可老妈的问题绝对不是单纯的问问,他担心父母之间出现啥裂缝,就赶紧把消息透露给尊敬的父亲。李二呵呵一笑说:没想到你妈还挺多心。怪不得有些日子不太搭理我,原来是心里有怨气,也是,老了老了,都需要个伴,我却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忘记了她以前陪我的苦日子了!看来我需多陪陪她才是!

父子俩相视一笑,干了手中甜甜的红酒!

 

 

(编辑:黔州)

已经有 1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木子 : 2021/2/1 7:57:36

《画稿溪文学》海选用稿通知:本文符合纸刊《画稿溪文学》发表要求,通过初审进入二审阶段,请您务必于今天内尽快主动加总编木子微信手机同号:17738013139,并快速了解、沟通相关用稿事宜。按编辑部规定:不主动了解沟通,就作为自动退稿。 《画稿溪文学》编辑部 2021.2.1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22614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