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校园 >> 正文

我的师范岁月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赤水市委党研室 王大勇    阅读次数:17174    发布时间:2021-04-19

时光飞逝,岁月沧桑,不经意间,我已从一名懵懂少年成长为知天命的壮汉,不知不觉中已离开仁怀师范近30年了。许是年长的缘故吧?经常产生怀旧之感。最近新发浩然创建仁师同学群,巧遇当年老同学赵蓉,号召大家追寻师范时光,寒暄一番,睹物思人,思如泉涌,跃然纸上……

那是19898月的一天,正在乡下老家焦急等待中考成绩通知的我突然得到同学带来的一个喜讯:录取通知书到了,被仁怀师范普师专业录取。按当时遵义地区中考招生政策,赤水县当年录取师范生名额40名。听到这个消息,我欣喜若狂:兄弟3个我是老大,家庭半居半农,考上师范学校国家包分配工作就能跳出农门不当泥腿子。加上我已经16岁多了,从来没去过赤水以外的县城,听说仁怀县产茅台酒,想象那里肯定非常繁华、漂亮,再联想到可以离开严厉的父亲和整天絮絮叨叨的母亲,心里感到无比的惬意。

 怀着对仁怀师范美好的憧憬, 当年9月的一天,在父亲的陪同下,带上简陋的行李,我从赤水官渡老家乘车去仁怀师范报了名,被安排在89(4)班。当时全校教职工有40多人,普师12个班,全校师生600余人,党委书记刘增庆,陈昆宪任校长,惠作中任副校长,其他学校领导都记不清了。班主任叫余冲,是一位刚从贵州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年轻男教师,当年只有234岁,高高的个子,满腹经纶,说话轻言细语的,很亲切,大家都很喜欢他;文选老师是杜富川(现任遵义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代数老师是张杰,历史老师是一位戴眼镜的年纪很大的刘增庆,地理老师是刘一鸣,美术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物理老师想不起姓甚名谁了……

全班共46,男众女寡,分别来自遵义市(现红花岗区)、仁怀、赤水、桐梓县、正安、绥阳、道真、习水等8县(区、市),班长是来自习水的何兴武,工作非常负责任;学习委员是彭丹,喜欢唱歌跳舞;体育委员是陈启,蓝球技术不错,现在仁怀市某学校任校长;生活委员是蔡志诚,个头高高的,几年前在遵义碰见他,才了解到他还在仁怀教书,发展不错;其它同学还很多,就不逐一赘述了。

大概是没见过大世面的原因,刚开学的时候,举目一望,大多数都是陌生的面孔,好不自在,心里不免有些怀念起原来的同学来......毕竟大家年龄相差不大,同学们都很友善,加上我还是所谓街上的娃儿,多少见过点市面,经常主动和大家交往,接纳每位同学,同学们对我也都友好。没过多长时间,我渐渐地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和班上的多数同学相处甚笃了。

那时学校的条件比较差,吃饭到食堂不完全排队,又没餐厅专门就餐,犹如野外采伐队一般;教室是三层楼房,年久失修,有时上课不经意墙壁上粉糊的石灰块掉下弄得你灰头土脸,惹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运动场是泥土、煤灰铺就的,有的位置坑坑洼洼,有时踢足球不注意摔倒难免头破血流;寝室在2楼,编号223,窗户是木格子的,多数玻璃坏的,大热天吹吹自然风还不错,冬天寒风凛冽,滋味可以想象。记得入学不久就到了冬天,那年冬天特别冷,寒风吹在脸上向刀割一样,有时半夜都被冻醒了睡不着,后来估计是余老师拿报纸安排几个班干部将窗户糊上,我们才免受寒风刺骨之苦。

可能是大概是家庭的缘故,我与酒是颇有渊源的,尤其师范时期对酒算得上是情有独钟。记忆中我醉得最厉害一次的是过17岁生日那天,那时我刚到仁怀师范读书,有点血气方刚,晚饭后几位师兄偷偷邀约我到后山凉亭,刻意组织8名瘾君子挑战年轻气盛的我,盛情难却,完全来者不拒,开怀畅饮,从傍晚开始一直喝到凌晨1点,一共喝了差不多10瓶习水大曲,在车轮战术下,终于寡不敌众而现场直播,被众人八抬大轿般架回寝室。以后的日子,基本上与酒相伴,由此与不少老师、同学、朋友接下难得的缘分,我已因之而声名鹊起。

应该说当年受多方因素的限制,老师们的学历普遍不高﹙不少大专生﹚,专业性不强﹙诸如生物专业教数学等﹚,但多数老师非常敬业,确实是任劳任怨,教书育人.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的文学老师杜富川,当时他大学刚毕业,高高的个子,梳着个大背头,长年穿灰色西装,很整洁。走路时,他习惯一只手插在口袋里,另一只胳膊随着走路的节奏一前一后地甩动,他讲课颇有点演讲家的风采,语调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板书漂亮,我觉得听他讲课算得上是一种享受,即使不太懂都不会打瞌睡的。但他不苟言笑,对学生的要求相当高,批评人相当严厉,在我们同学心目中,他是个才华横溢的老师,大家崇拜的偶像,至今回想起他讲述唐诗陌上桑罗敷之美的情景,意犹未尽,永生难忘﹗

在仁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有幸结识了焦远勇、王琳、戴碧、赵蓉、金雪梅等一批志同道合的师兄师妹,历经熬更守夜,卿卿我我,猜拳行令,吹拉弹唱,南腔北调,终于在19927月毕业于仁怀师范,同年8月分配到官渡镇福和希望学校任教,开始了新的人生历程。

转眼间,一晃师范学校毕业20多年过去了,可当时很多的学习生活情景在我的脑海里仍然记忆犹新。如今,当初的老师们大都退休了,曾经朝夕相处、志趣相投的同学们也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各奔前程、天各一方,相聚的机会寥寥无几,但这些年,我不论引亢高歌之时,还是闲庭胜步之际,脑海里时常跳跃师生们的身影,朝夕相处的情谊历历在目,还有那散发着懵懂气息的梦想......只是,有的人走远了,飞高了,有的人发财了,升职了,还有的人已经谢暮了。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不管你们飞多高,走多远;也不管你春风得意,还是生处逆境,我都遥寄一声真诚的祝福:愿你们家庭和睦、事业有成、百事顺利、一生平安!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88616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