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采风 >> 正文

扶贫攻坚路上,我们砥砺前行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季官伟    阅读次数:16674    发布时间:2021-06-24

应贵州作家网总编郭太东老师邀请,我于20201218~20日参与贵州省百名作家走基层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暨脱贫攻坚看长顺基层采风活动。

18日上午从毕节乘坐高铁抵贵阳北站,再乘公交车到花果园k区三小门口与同行的作家们汇合,下午3点大家分乘二辆旅游快巴去长顺,下榻长顺县阳光度假酒店。

活动日程已经安排好了。吃过晚餐,大家自由活动。在酒店大厅有幸遇到《贵州文学》责任编辑、省记实文学学会会员何进老师和彭中伦老师。仿佛一见如故的我们聊了很久才各自回房睡觉。

扶贫攻坚的路上,我们砥砺前行。身为贵州人,对于贵州的贫穷我是深有体会的。记得2002年我去安徽打工时,当地人一开口就问我:贵州属于哪个省啊?贵州一定很穷吧?而后大家一齐哈哈大笑。当时我的心里那个难受啊,狠不得挥起拳头,将他们打个稀巴烂。但是,静下心来想想,毕竟外人对我们贵州的了解实在太少了,说明我们贵州对自己的宣传力度太小,不足以让外人知道咱大贵州省的存在。回来多年后,我便写了一组题为《贵州谱》的诗发在中国作家网上。

根据活动安排,19日早上吃完早点,集体去神泉谷景区采风并举行贵州省百名作家走基层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暨脱贫攻坚看长顺基层采风活动仪式。长顺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李华祥同志,省记实文学学会会长刘毅老师,贵州作家网执行主编郭太东老师分别作了精彩的演讲。

 

花开遍地,红盖千户

踏进花红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小洋楼特别多,而且通村公路及庭院都特别干净。心中暗自思忖着今天被我们采访的这一群人(花红村扶贫攻坚队)肯定不一般,必定都是些狠角色

得知我们是省记实文学学会和贵州作家网安排过来采风的作家,扶贫攻坚队的队员及村委的同志的接待都很热情。他们先领我们一行三人到村委会二楼会议室入座,彻茶并对他们在花红村的扶贫攻坚工作作了一些简要的汇报,而后安排田俊、燕德超、李华祥老师单独与我们交谈,让我们与攻坚队一道感同身受着花红村的脱贫变迁。

花红村距广顺镇13公里,西北与安顺接壤,南邻新寨乡,是原马路乡最边远最大的村。全村总面积22.4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14687亩(习惯亩),人均占地3.11亩;林地1100亩,退耕还林地300亩,经果林150亩。作为二类贫困村,全村辖26个村民小组,924424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911283人(贫困系统数据),已脱贫2671221人,未脱贫2462人,贫困发生率1.46%人。低保户67213人,五保户78人,2014年以来危改户54212人,重病户1920人,一、二级残疾人1920人,在校生525人,易地扶贫搬迁户25101人。扶贫攻坚队未入驻之前,由于受交通限制,人们还在从事传统农业耕作,群众缺技术,就业渠道单一,收入不稳定,集体产业薄弱,带动群众致富力量不足,未能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这就导致主要劳动力大量到外省打工,家中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增加的窘境。

又因为村民普遍文化素质低,加上之前某些下乡干部留下的心理阴影,使得他们对工作队的工作不认可。攻坚队在花红村的工作有多难可想而知。直到笔者写作本文之前,他们晚上睡觉的地方还是花红小学男生宿舍的上下铺。但是工作还得做下去,困难在所难免。他们并没有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成为瘪犊子,而是与村两委的同志一起走村串寨做调研,逐步摸清村情,了解村民所思所想所盼,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把脉问诊而后对症下药。(引自季官伟《长顺,贵州扶贫攻坚精神高地》一文)

通过走访,攻坚队得出一致结论:转变思想,干部以身作则,搞真工作,以真情打动人,做到干群一家亲。农忙时节,就背上箩筐,帮他们掰包谷扛谷子,闲时帮他们接送孩子。倘若谁家的灯泡或者灯线开关之类的坏了,就给他们修一修,需要更换材料的,就自费买来跟他们换了。也有的墙壁坏了,我们也去给他们修补修补,把扶贫攻坚队变成修补队什么的,或者帮助群众打扫卫生,引导群众进行卫生评比活动,逐步培养他们讲究卫生的好习惯。比如武家坡有条臭水沟长期淤塞,一到天气转变就熏得人难以忍受,而寨子里长驻的都是些留守老人和儿童,当我们攻坚队了解情况后,便决定把它疏通。为此,一名队员连自己的妻子临盆了都不曾得以陪护。群众哪里有困难攻坚队就到哪里。多数时候我们都会与群众攀亲谈戚,进行感情培养。就这样,群众也就把我们视为自己的亲人了,记得有几位攻坚队队员因工作关系到县里去了很久,待回来时,路遇一位村民,见他噙着眼泪说我还以为你们不回来了呢。当时我内心那个感动呵,无以言说。长顺县老年大学驻村干部、花红村扶贫攻坚队队长白华祥老师说着说着,很是激动。必须的,要让群众相信干部,相信政府,真正把自己做成人民的公仆。

我们的扶贫应该不仅仅限于物质上或者经济上的扶贫,而是要转向思想上扶贫和文化上扶贫,扶贫既要扶智更要扶志。似乎此时的我和省记实文学学会名誉名长高晋福老师,以及长顺县税务局干部刘洲生老师都成了攻坚队的一员了。只是我们以文化扶贫的方式,在扶贫攻坚的路上与他们一道砥砺前行,并为他们鼓与吹。而今的花红村路通了,路灯有了,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大学生的数量也渐渐多起来了。大学生村官燕德超自信满满地说到,我们的扶贫不仅是授人以鱼更是授人以渔。

正是攻坚队的亲力亲为,如今的花红村已经取得了成立村级合作社1个,实行生猪养殖、绿壳蛋鸡养殖;多品味蔬菜种植、刺梨种植、花椒种植等相关产业全覆盖,不同工种人才分级培训就业。实现所有贫困户全部入社,年发放分红资金3000元。完成12个文化广场及0.8~1.5米宽串户路等建设等的骄人业绩,真正成为贵州扶贫攻坚的精神高地。

 

做一个幸福的种获人

临近冬至,阳光羞涩地露出久违的笑脸,与种获村美女支书一样,怀揣着喜悦的心情,迎接我们一行人的到来。

是的,她要将种获村最美的歌声献给我们,让我们深切体会着做一个种获人的幸福。

是的,她要将种获村的红色种子传递给我们,让我们把红色的星火带回祖国各地,传承先人的遗志,让十四亿华夏儿女取出燎原之势。

是的,她要将种获的苹果献给我们,祝福我们平平安安,也祝福她们岁岁年年,在幸福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向前。

 

 

作者简介:

季官伟,笔名季鉴。男。汉族。73年生。贵州毕节市人。作品散见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贵州作家网、《速读》杂志、《流派》诗刊、《纽约一行诗刊》等各网络平台(微刊)及纸刊。中国乡村作家。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贵州省记实文学学会会员。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19435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