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长篇 >> 正文

磨盘寨 第七章 劳命伤财旧葬俗 改变陋俗村民服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签约作家 何开纯    阅读次数:28971    发布时间:2021-08-05


一天,憨哥家来了三个人,一位老人和两位年轻人,老人看上去不到花甲,实际年龄已过九旬,精神饱满。这人叫杨寿仙,就是大家常喊的老支书,不知是他的名字取得好,还是与磨盘寨的水土有关,保养有方,高大的身材瘦得很有精神,皱纹里透着红润,一说一笑,充满爽朗乐观。年轻人对老支书有这样一首赞美山歌。

月亮无灯它也亮,井水无风它也凉。

老人逢人便是笑,听话犹如吃冰糖。

另外两名年轻人,一名是本村村委主任,一名是新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两人同族,同姓同名。一名叫杨崧,一名叫杨松。杨崧是杨寿仙的孙子,是杨寿仙一手培养起来的接班人,磨盘村村委主任。28岁,长得一表人才,快言快语,寨子人很喜欢他。杨松是磨盘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在杨松没接任村第一书记之前,杨崧是村党支副书记主持工作、村两委工作一肩挑。

杨松是外地人,也是28岁,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分配到镇政府扶贫办公室工作。杨松在校是优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很强,他完全知道,磨盘寨人因种种原因不赞同整村移民搬迁,扶贫工作一度出现困境。杨松主动请缨到磨盘寨任第一书记,用他的话来说,到磨盘寨工作有三个有利条件。一是他与磨盘寨人同族同姓,都姓杨,苗族人,自家人好接触。二是与村长有缘,同名同龄,无非一个是山上的松(杨崧),一个是山下的松(杨松)。三呢,自己未婚,两个肩头托一张嘴,无牵无挂,可以在山上和村民同吃同住,肚子里打灯笼,肝胆相照。

三人一进门,憨哥热情地说:请坐!请坐!今天不知是那股仙风把老支书和两位兄弟吹到家了!说着又端茶又递水。杨崧按辈份与杨松和憨哥是一辈,他直言不讳地说:大哥,这位是我们村的扶贫第一书记,与我同名,叫杨松。我是松树的松字头上多一个“山”字,他是平坝的松。今天我们来你家就一件事,听说你要按磨盘寨人的习俗安葬二哥,根据目前你家里的经济状况,我们想建议你从简办丧事,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少拖一些债,你看如何?

憨哥是个没有心眼的人,他完全没加思考,或者说他早就思考过,他不便直接反对杨崧的意见,转过弯对着杨寿仙老支书说:老辈子,你知道我们磨盘寨上千年就订下的规矩,说改变就能改变吗?人穷志不能穷啊!你说是不是?

杨寿仙没有直接回答,笑着对杨憨说:杨憨,别慌,心急吃不了热汤圆,让杨松第一书记先说,他说完,你再表态吧!我知道你有你的难处。

憨哥听了杨寿仙的话,转眼一副憨憨厚厚的样子望着杨松。杨松望着憨哥爽真的双眼,心直口快地说:大哥,我们是一家人,我和杨崧是弟兄,你是我大哥,我也是个爽快人,从不转弯抹角。今天我们来,只想和你商量一下是不是可以从简为二哥办丧事的事。当然,不是一定不准你按习俗办,是和你商量商量。你说得对,上千年的习俗,不是说改就能改得了的,得慢慢来。老支书叔公也给我讲了,磨盘寨人瞧不起的不是穷人、瞧不起的是没有志气的人,是给磨盘寨丢脸的人,更瞧不起给政府添麻烦的人。依我看,处理二哥的丧事你一个人扛着,会是旧债没还,又要添新债。俗话说,挣钱犹如针挑土,用钱就像水冲沙。这钱当省还得省啊!依我看,实际上有些钱完全可以省,无非大家都碍于习俗,谁都不愿拿话给别人说,强硬着面子而已,这叫死要面子活吃亏。我说句不该说的话,两分钱买个猪头,脸面不值钱。我们来的目的是想请你开个头,丧事从简。象你这种情况,大家肯定不会说你什么,你说是吗?

憨哥听了“死要面子活吃亏”这句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多次打断杨松的话,但他又觉得这样做不客气,别人既然是同族、本姓,又是镇里的干部,还是村里第一书记,不看僧面看佛面,再说还有老支书和村主任在场,这个面子哪能不给?他想:心急吃不了热汤圆,老支书说得好,会打不在手上,会说不在口上。

杨松把话说完,憨哥心里明白了一切,不慌不忙地说:我刚才已经说了,目前我家穷是穷了点,但是人要穷得鲜鲜,饿得硬健,钱是死宝,人是活宝,有人就有钱,这事我觉得没有商量的余地。你是我们村第一书记,村里的事依你,这件事得依我。因为这是我家里的事,与村上的事无关,你的好心我领了。

老支书知道憨哥的脾性,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再说磨盘寨千年习俗不好改变,要憨哥不按习俗办,满园的竹子,根连着根,他也不好说出口。再说,也没有理由说服憨哥。他想:杨松的话听起来是有道理,有些习俗是该改一改,但是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一家人都是十爷子九条性,何况憨哥家的事是他说了算,他是家长,要改千年习俗难啊!

杨崧也想:心急吃不了热汤圆,这话不但适合憨哥,还应该适合我们。我们有我们的想法,憨哥有憨哥的想法,硬性阻止肯定不行,得另想办法啊!想什么办法?杨崧一时没主意。

姜还是老的辣,就在杨松的意见遭到否定,杨崧又无计可施,两人脸上同时出现神情尴尬时,老支书右手一伸,二指和食指在杨崧和杨松眼前一比划,对着杨憨说:你们二人都说得对,大家都是为了磨盘寨,一个是为了富民,一个是为了坚守习俗。依我说两者又矛盾,又不矛盾。我有个不成熟的两点建议,不知第一书记意见如何?一是支持杨憨为兄弟办丧事,而且还要按旧习俗办,让年轻人亲眼目睹一下,磨盘寨人上千年的习俗是怎么回事,不忘传统的东西。二是杨憨为弟弟杨俊办丧事,为弟弟承担赔偿债务,没有丢掉磨盘寨的志气,没给政府添麻烦,村里当众表彰他。磨盘寨历来,家人团结、族人团结,这个丧葬仪式由村里牵个头,杨憨有困难大家想办法。

老支书的建议意见一说,杨松闷了。他想:路上不是说得好好的吗?要杨憨从简办丧事,怎么变成要支持他大力丧事?还要按旧习俗程序办?是不是老人家老糊涂了!葫芦里究竟装的什么药?

话说杨松意见被否定,杨崧看着爷爷坚定而慎重的容颜,他从爷爷的两个指头的比划中,心里“啊”的一声,明白了一切。老支书话音刚落,杨崧一张阴沉的脸色突然由阴转晴,用右手拐了一下杨松,开朗地笑着说:大哥,我们年轻,嘴上无毛,做事不牢,还真忘了族人的文化传承问题,再说你为二哥承担赔偿债务,为二哥拖账也要办丧事的事,真是值得肯定和宣传,这事算杨松考虑问题不全面,他毕竟对磨盘寨不完全了解。

杨崧接着又和蔼可亲地说:大哥,干脆这样,你说得对,谁丢了上千年的习俗谁都输不起这个脸面。不如这样,这事由我和兄弟杨松按习俗为你操办,由村两委统一调配人员和提供所需物资,钱你先不支付,最后算账,既然要办就要办热闹点,或者说,到时还可以动用音响设备,这样声音更明朗,坛师不会偷懒。山上人手不够,从山下喊人上山,有吃不完了的东西,可以折扣成钱卖给山下人。山下人喜欢看山上的丧葬习俗过程,就让他们来看,让他们来吃,恰当的话,出钱请摄影师用镜头把全部过程记录下来,作为磨盘寨民俗资料保存。这样安排,你赞成吗?

杨松见杨崧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更范糊涂了,他更不知道两人合起来唱的是哪一曲?

憨哥听了老支书和村主任的话,高兴地说:这样当然好!这样当然好!只不过让你们操心了。至于山下人,我平时没有走动,没有布得有人情,别人家有事没帮过别人家的忙,觉得不好意思!他们只要是不嫌我家穷,看得起我,来者都是客,当然欢迎!

老支书比指头,说出与杨松相反的意见,杨崧赞同老支书意见,两人的用意杨松变得葫芦里看地图,糊(葫)里糊(葫)涂(图)。他想:杨崧拐了我一下一定有什么含意,可能是什么暗号点子,干脆锅底下的烟子,黑到底,要做人情大家做。

杨松最后附和着说:大哥,事情就这样定吧!以老支书和杨主任的意见为意见。我虽然是苗族人,还真没有亲眼看见过一整套旧习谷安葬死人的做法,让我也开开眼界。

在磨盘寨办丧事,少不了首先有吹芦笙和击木鼓这两个环节,也就是说,芦笙和长木鼓必须要有,吹打的人还要熟悉节奏。

芦笙是怎么回事呢?

芦笙是一种在苗族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乐器,被誉为苗族第三语言。芦笙最常见的是六管芦笙,分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主要用于丧葬祭祀活动。中型用于送亲、节日、爱情交际等。小型用于舞蹈、技巧表演。磨盘寨的芦笙由长短不等的六段苦竹管和一个木笙斗组成。六根竹管的外侧,每根分别开一个小孔,铜簧片分别安置在六根管内,六根管分两排插入木笙斗。吹时,嘴衔笙斗管呼吸气流,手指按住或放开笙管孔即发出声音。每一管一音,构成高低不同六个音,吹奏时配合着跛脚跳动。婚丧嫁娶或重大节日活动,寨子里少不了都要吹芦笙,“芦笙响,脚板就发痒”形象地说明苗族同胞对歌舞的酷爱,达到了“闻笙必舞”的地步。

汉族很多乐器都是坐着或站着吹奏,为什么苗族的芦笙要跛着脚在行走中吹奏?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从前,有一位苗族祖先在山上打猎,看见一只很美丽的鸟,这只鸟又大又美丽,比孔雀还要大、还要美。他看见这只美丽的鸟举起枪又放下,放下枪又举起,心里犹豫不决,不忍心打死这只鸟。

就在猎人心神不定时,花鸟飞到他面前,摇身一变,一个貌若天仙的姑娘迎面亭亭玉立。这只鸟原来是观音菩萨化身,她是下凡考察猎人是幸福还是不幸福的事,于是现身一个美女,站在猎人面前。猎人和美女一见钟情,从此,两人就像前脚与后脚,寸步不离,生活呢,夏天的西瓜,甜透了。可是,时间一长,要吃饭,要穿衣,要维持平日生活,不能老是陪着不劳动啊!

观音菩萨既然是仙人,当然想得出办法。她开始教猎人开荒种地,犁田时,猎人不安心一个人在地里,一会儿犁地,一会儿跑回家呆呆地看着美女不眨眼。观音菩萨没办法,只好给他画了两张她自己的相,让猎人在地里前边挂一张,后边挂一张。也就是说,无论朝前,还是朝后猎人都能见着美女画相。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63266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