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难忘的知青岁月(连载二)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签约作家 胡才明    阅读次数:13875    发布时间:2021-09-20

二、学干农活

当了知青,就要和贫下中农一起下地干活,那时是集体制,大家在一起干一样的活,根据能力水平来评工分,然后秋后结算。所有收获归集体,再分给各家各户,按劳分配。工分高,累积起来年底就要分得多一点。我们知青刚出工,所有农活都要从头学起,就连拿锄头挖土都不会。要么挖不下去翻不起泥,要么挖到皮面,甚至有时不小还会铲到自己的脚,人也站不稳,手脚都使不出力。那时正在放京剧《朝阳沟》,里面有一句台词:前脚那个蹬,后脚那个弓。我们也就学了起来。慢慢地锄头听使唤了,手脚也连环了,干活也有劲了,工分也从6分升到了8分。和贫下中农们比起来,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知青因有点照顾,所以才勉强评到8分,挖红苕时,更是有点小技巧了,别人挖起来,红苕整个整个的,我们挖一不小心就把一个大红苕切成几半,或是挖伤一个大口。乡亲们指点说,要提一下苕鼻子,离开一点挖才不会把红苕挖坏、挖烂。他们挖得又快又好,一会儿就挖了一大背,一过称100斤,就能得10分,我们挖了半天才450斤,勉强记6分,一天下来,他们的工分要高出我们一半多。专门有个记分员,随大家一起干活,一起评分、记分,每月生产队开一次社员会,公布当月的工分和安排生产事务。

知青生活真累,每天就这样在边学边干中度过,收工回家还要自己下厨做饭,有时难得做菜,端着一碗饭坐到桌边,边看书边吃饭,不是用菜下饭,而是用书、用文字下饭。那时根本没有什么图书、什么书籍,只找到了一本《毛泽东选集》和一本《毛主席诗词》集,于是跟着毛主席诗词学写诗填词。爱好文学就是从那时培养起的。

 

三、栽秧打谷

第一次下田干活,感到很好玩、很爽。高山水田,水清清的、凉凉的,把裤子卷到大腿根,踩到田里十分惬意。到了栽秧的季节(高山要迟点,也就是四、五月份),首先要从秧田里拔来秧子,捆成把,放在秧夹里挑到笨秧点(挑秧过程叫打大锣),再把秧头放在拌好肥料(人粪、猪粪、化肥、骨灰肥等踩拌在一起的)的拌桶(正方形四角有耳朵把手)里,把肥料沾在秧头上,再挑到田边,甩到秧盆里,栽秧的人顺着田湾,把秧盆往后推,左手拿出秧头,右手分成一窝一窝地载到耙好的田里,这叫顺田湾。还有标准的是在大田里直接插在田两边牵上绳线,顺着路线栽成行,一块块、一厢厢、一行行的,栽得十分整齐、漂亮,尤如一幅画描在田里,放在山间,美化了地球,美化了人间。

记得栽秧子打大锣时,挑上秧头,一不小心在擦捺树(地名)旁的石扳梯上摔了一跤,右脚连儿杆擦在石扳梯的边上,括掉了很大一块肉皮,露出了白肉(骨头),乡亲们用竹子捆绑成划杆抬我到公社医院医治,现在留下了很大的一块白疤痕,成了永恒的记忆。

栽完秧子一个来月,就要薅秧子、除杂草、施肥。慢慢秧苗在田里分蘖长成林,整个稻田看起来绿茵茵的一片,层层梯田更是满目翠绿。

到了秋收季节,稻田一片金黄,沉甸甸的谷穗迎风招展,给人带来丰收的喜悦。我们划分成几个小组,同时下田收割。一般五、六个人一组,二、三个割谷子,三四人轮流将前面割下的谷子拿到拌桶前搭打,拌桶的另三面用竹编的围折围着,防止打下的谷粒洒到田里。打完一把又去拿另一把继续搭打。剩下的谷桩放在田里捆成谷草垛,再晾在田埂上,然后收集堆成草堆。这草堆的用处很大,首先是耕田的牛先生过冬的草料干粮,还可用来盖草房,遮风挡雨。

拌桶里打下来的谷子,叫毛谷,装入大箩筐,挑到晒谷场。刚开始我们根本挑不起毛谷,因为田埂又窄又滑,一不小心摔倒后整挑谷子都打倒在田里了。那时真佩服他们挑毛谷子,有些田埂边没有路,而他们用一个大脚拇趾踩上,挖进泥里,一使劲就上去了,我却望尘莫及。

一天谷子打下来,毛糊糊的一身,浑身极不舒服极不自在,甚至精疲力尽,任何地方都想随时躺下。

栽秧打谷是吃集体饭的,老人和妇女们在家煮饭,煮饭的人一样的可以挣到工分。一般都是干盐菜煮腊肉、推豆花。各家轮着来,公平挣工分。

不能打谷子的人就到晒坝晒谷子。晒谷子的人首先把毛谷子装在风簸里风去纰壳毛叶,再用木耙梳木刮刮把湿谷子刮开晒在坝坝里。如果是土晒坝,还要先扫上牛屎浆,浆过后谷子才不会陷土里。

晒谷子时一会要用光脚踢开,一会又用刮子刮向左右两边,一会又用耙梳刮开来回梳理,过一会又用杈头扫把扫开归拢,总之把谷子翻去复来,左晒右晒尽量把谷子晒干。要是遇上阴雨绵绵的天气,就只能到庄房火炕上去烤谷子了,火谷子的程序和晒谷子一样,只是一个是在露天坝里,一个是在火炕铁皮上。铁皮下是烧着木材火的,上面是锅,下面是灶。火谷就是这样烤出来的。当年的火谷大家都争着要,火谷打出的米叫火米,火米煮饭很香又涨饭,吃了又经饿。这种火米一般是要高山才有的,坝里天气好就不会有火谷了。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45233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