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弘扬塞罕坝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金茂 贵州省桐梓县经济贸易局办公室    阅读次数:16990    发布时间:2021-09-22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切实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人的精神力量比体力更富于生命力。塞罕坝精神是几代塞罕坝人不畏艰辛、敢为人先,在不毛之地上种出“千里松林”而形成的一种自强不息的可贵精神财富。塞罕坝精神是激励人们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塞罕坝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弥久愈香。今天,塞罕坝精神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弘扬塞罕坝精神,对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弘扬塞罕坝的艰苦创业精神,让绿色发展成为典范。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有陷阱。幸福都是靠奋斗出来的,不是靠好运撞上的。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像塞罕坝人一样,不畏艰难困苦,不怕环境恶劣,坚信人定胜天。塞罕坝精神如果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撑,没有矢志不渝的接续传承,就没有塞罕坝的巨变。而现在有的地方,还在大量地开山搞开发,严重破坏了乡村生态平衡,而有的地方,还是年年栽树不见树,大搞形式主义,骗取国家补助,根本没有塞罕坝人那样的精神。弘扬塞罕坝精神,党员干部必须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远见作识,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发杨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一年接着一年抓,一代接着一代干,让人民群众生活在“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的良好生态环境中,使党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精神深入人心,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弘扬塞罕坝的科学求实精神,让绿色发展稳扎稳打。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精神系于根脉,发展照亮现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是口号喊出来的,而是实干、苦干打拼搏出来的,是尊重科学、求真务实干出来的。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要像塞罕坝人一样,尊重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搞好经济建设。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坚持科学求实精神,方可曲径通幽。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初心使命,走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方能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的良好开局,在为民服务的奋斗中绽放共产党人的生命光彩。

弘扬塞罕坝的开拓创新精神,让绿色发展勇往无前。不创新,就死亡。不创新,何谈高质量发展呢?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合理的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开拓创新,勇往无前,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打开正确的开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唯有开拓创新,才能取得“当今世界殊”的中国成绩。在开拓创新进程中,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不能因循守旧,要不走寻常路,敢于在干中求变,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捧上生态致富的“金饭碗”。

弘扬塞罕坝的牢记使命精神,让绿色发展有始有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搞经济建设,也必须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多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要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反对大搞“年年栽树不见树”的形式主义,以及挖掉山头搞开发,破坏乡村生态平衡的悲剧。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要以塞罕坝精神为标杆,树立全民绿色行动,绿色发展就能水到渠成,就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弘扬塞罕坝的绿色发展精神,让绿色发展利在千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质量发展,讲究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一个精神的唱响,代表着这个时期的人心所向。过去,我们搞经济发展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前车之鉴,后车之师。现在,我们发展经济,必须遵循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是立国之根基,一定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践行绿色发展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是让天蓝、地绿、山清、水秀成为人民群众的“日用品”,以此提高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幸福感,用实际行动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38324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