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新乐故事 草根情深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朱思阳    阅读次数:15173    发布时间:2023-05-12

承蒙党组织关怀,2015年底,我来到新乐社区这块浓缩深圳改革开放历史、充满故事、凝聚浓厚文化气息的土地上工作,与新乐社区结下了深深的情缘。

而今沐浴在十九大的春风之中的我,伫立于与今天新乐社区紧邻的南头关前,思绪一下飞向历史的远方:岁月悠悠,屡经沧桑,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终于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阳光,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深圳特区的诞生,实现了经济文化的腾飞。南头关就成为改革开放的历史标记。新乐社区,经过历届领导班子的团结奋斗、辛勤工作,为我们今天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基础,铺平了道路;在建中的前海自由贸易区又与新乐社区紧密相连。新乐这块处于新圳河、双界河和宝安湾之间的“两河一海”的风水宝地,是一块孕育着新乐社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肥沃土壤,已经形成物质与精神齐飞,文化共经济一色的大好局面。

几年来,在上级党委和新安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共建单位、社区党员、社区文化志愿者和社区居民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新乐社区连续保持社会稳定,没有发生过危及社区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大事故;持续保持市容环境和公共文明的提升,配合市、区、街道打好了深圳市第五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战,顺利推进了38区新乐花园棚户区改造工作。

在社区文化发展上,我们集全社区之力推出了许多全市首创的举措:在全市首开社区千人亲子迷你马拉松赛和首先成立了社区文化工作委员会。在全市成立第一支治水提质宣传志愿者队伍和举办了社区级面向全国的最大规模的歌唱大赛等等。

社区在维稳应急、防范狂风暴雨、劝导安乐码头人员避险等重大工作的落实中,在深入辖区调研座谈服务等工作中,涌现出一大批值得宣传的好人好事;在驻点接访、居民议事和日常走访、常态化服务中,我耳闻目睹了许许多多的正能量故事。这些故事足以见证改革开放的历程、展现新乐社区的历史。这些故事分别以成功创业感恩回报社会,以革命故事思甜感恩,以木刻艺术助残施善,以岭南粤曲添香人生,以苦练杂技展示自强,以志愿服务美化家园,以快乐之家给人快乐,以清洁工苦乐表达崇高情怀,以社区打工历程歌颂党恩等等,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群众文化,花团锦簇、万紫千红;这些好人好事的好故事,虽然并不惊天动地。然而,她的朴实无华中已经带着泥土的芬芳、野草的馨香,一一展现于读者眼前!看似一个个单独的故事,但却有一根无形的红线贯穿其间,令我深深感受到这是:一个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音符,谱就的一首文明和谐的社区之歌!一个个新乐故事、像传承社区正能量文化的粒粒种子,深深地植入了我的心田。

我从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写明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新篇章中受到启迪,深感十九大精神宛若醍醐灌顶,恰似春风化雨浇大地,无声润物中蕴含巨大的动力,催生了埋在人民心底的文化种子。

2018年新年党群座谈会上,结合十九大开局之年和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喜庆年度,我提出收集编写《新乐故事》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赞同。党员居民企业家汪祖庆、肖少方,热心居民企业家、文化志愿者汪大国、冯旭明、黄强等积极推动,慷慨解囊,促进《新乐故事》应运而生。时逢82岁的资深记者、作家高致贤参加社区“向上向善,孝老爱亲”敬老活动,高老师主动担任《新乐故事》一书的主编,发挥余热,遂使《新乐故事》破土而出。新乐社区党委于是举起的文化建市的大旗,在社区公众号和全辖区内张贴《新乐故事》的“征稿启事”,向全体居民征稿,并向老劳模、老干部约稿以求故事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采编出版《新乐故事》的工作得到本社区各行各业和广大居民的支持,每个故事都起到滴水折射阳光的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我们选编一部分收入书中的故事先在网络发表,刚刚发到第5篇,就引起评论界的关注。“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群的主编董敏先生就给予“这些文字,看上去不是大制作,其实却能拼叠出中国某一个阶段的历史连环画,至少它是中国城镇文化的基础层——社区文化。”的评论。这也正是我们编辑出版《新乐故事》的初衷!

鉴于篇幅的限制、时间的仓促和选材主题上的侧重,很多有价值的故事没来得及深入挖掘,很多感人的故事没有主动现身,很多更深层次的正能量之光没有照耀到《新乐故事》的平台。但我们相信:新乐文化的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天地让这些文化富矿得以发掘。带着对社区大家庭的深爱和传承、传播社区正能量文化的热情。

我祝愿《新乐故事》这颗草根文化种子将带动和催生一大片的文化森林,为新乐的文化生态增添更多的绿色和美景,是为序。

(作者系新乐社区党委书记)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548879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