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现代 >> 正文

采茶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君子如玉    阅读次数:6941    发布时间:2025-05-10

谷雨初歇的晨光里

山岚织就素白轻绡

晨露凝着蜜般的清甜

恍若瑶池遗落的玉液

被春风揉碎在茶垄间

翡翠色的波涛中

采茶女的指尖翩跹

恰似点水的蜻蜓

在晨雾与曦光里

勾勒绿色的五线谱

这些沾着露珠的嫩芽

是大地凝结的翡翠

每片舒展的叶脉里

都藏着阳光的絮语

当茶香漫过竹篓

姑娘们的笑声便和着

山泉叮咚的节拍

在层层叠叠的茶山上

铺展成春天的诗行

神农殿前的香雾啊

可曾听见这茶歌悠扬

从《茶经》的扉页里

一直唱到

露珠发亮的黎明

 

赏析:

这首《采茶》以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幅动态的采茶晨景图,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意象系统的三重构建

1. 自然意象群:谷雨晨光、山岚轻绡、晨露蜜甜等意象形成清透的视觉基底,其中"瑶池玉液"的仙界联想与"春风揉碎"的拟态处理,赋予自然以灵性。

2. 劳动意象链:采茶女"蜻蜓点水"般的指尖、"绿色五线谱"的韵律比喻,将生产劳动转化为艺术行为。

3. 文化意象层:神农殿香雾、《茶经》扉页等元素,在空间与时间维度拓展了茶文化的纵深。

二、通感修辞的复合运用

诗人巧妙打通感官界限:"晨露凝着蜜般的清甜"(味觉转视觉)、"茶香漫过竹篓"(嗅觉动态化)、"笑声和着山泉节拍"(听觉具象化),形成"色香味"俱全的立体诗境。

三、时空结构的匠心安排

诗歌以黎明晨光为起点,经采茶劳动的中景展开,最终落笔于"露珠发亮的黎明",构成环形结构。而"从《茶经》扉页/一直唱到"的表述,则实现了从唐代茶文化到当代农耕场景的时空穿越。

四、劳动美学的诗意升华

全诗通过"翡翠波涛-蜻蜓点水-五线谱-春天诗行"的意象演进,将采茶动作升华为自然谱写的乐章,最终使采茶女的欢笑成为大地的诗句,完美诠释了"劳动创造美"的哲学命题。

该诗在继承古典山水田园诗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融入现代通感技法,使古老的茶事活动焕发出崭新的审美光彩,堪称当代劳动诗歌的典范之作。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89232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