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征文 >> 正文

【中国梦•文学梦】给一点绿,泛一茬春(散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朱克乾    阅读次数:5886    发布时间:2014-04-21

小时候在语文课本里读到这样的俗语:“房前房后,种瓜种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语言朴实,通俗易懂,字义简单,意义却深远。那时候只管读,背得滚瓜烂熟,却难走进文字的深处,经过几十年的生活经历才懂得,看似平常的俗语,不但鼓励人们勤劳才有收获,还蕴含着非同寻常的哲理。

三十年前,我在一间小学任教,刚修建的校舍,周围光秃秃的,即使是春天,也难寻找到一点绿色的生机,于是,我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题:“能不能在我们的教室和走廊上种花草,美化一下我们学习的环境?”有学生发出疑问:“老师,教室和走廊没有泥土,怎么能种花种草呢?”我说:“这就要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了。”几个班干部一商量,过了几天,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从家里找来破旧洗脸盆、不用的木粪桶,装上新鲜的泥土,栽上易成活的指甲花、吊钟花、太阳花、玉树、吊兰、法国兰等花草,校园增添了绿意,勃发斑斓的色彩,改变了校园环境,学生们的心灵荡漾起了春风,所有参与活动的学生们乐得像一朵朵绽开的小太阳花。

三十年后,我走进一间村小,校园内绿树成荫,花圃春意盎然,整洁美丽的校园环境爽心悦目,长达三十多米的校园文化墙,渲染出浓浓的校园文化氛围,寓教于乐,激情励志,展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学园和乐园。更令人瞩目的是教学楼走廊廊墙上那一点点的绿,让人顿生惬意。在廊墙的外面每隔大约三米的距离用不锈钢焊接成一尺见方的方框固定在墙壁上,方框内放一只小花盆,花盆中泛着翠绿的花草在微风中荡漾出春意,仿佛空中绿色长廊。创造者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巧妙地利用空间抒发胸臆,书写春天,实在是令人佩服,感慨万千。当得知学校管理者是我三十年前的那个班上组织同学们在走廊上用破旧洗脸盆和不用的木粪桶栽花种草的班干部时,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使我又想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具有深刻意义的俗语来,这难道不是理性认识和感性效应的共鸣?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何尝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什么样的瓜得什么样的瓜,种什么样的豆得什么样的豆。怎么种,下多大的功夫,就有什么样的收获。种花种草看起来是一件极其微小的小事,可是它能美化环境,净化一个人的心灵,启发一个人懂得如何去改善环境,创造美,享受美,扩散美,弘扬美,为自己,为社会,为自然世界清扫尘土,洗涤灵魂,酿造出典雅高尚的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情趣。

道家宗师老子曾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传道思想至今仍有着深远而广阔的意义,这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脉相承,一脉相通。“授之以渔”才懂得怎样“种瓜”,怎样“种豆”,才能瓜熟蒂落,豆黄荚爆。

一棵花草,给它一抔泥土它就能蓬勃生长,给它一颗雨露它就能呈现生机,给它一抹阳光它就能点缀生活。付出劳动就有收获。付出越多,收获越大;越是艰辛,硕果越甜。教育教育,一边教一边育,正确引导,启发思考,发散思维,激励创造,聪明才智才能最大可能的发挥,勇于进取,不断创新。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给一点绿,泛一茬春,事半功倍,换来无尽的价值和意义。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87693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