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刊物出版 >> 新书 >> 正文

杨正勇文化文集《生于平塘》出版发行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杨正勇    阅读次数:20043    发布时间:2014-05-13

 

一、作者简介

 

杨正勇,男,布依族,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阴历)70年代(阳历)初,命里注定了是一个上不沾天下不搭地的人。玩文字的路上一路走来,懵懵懂懂地写过一阵诗歌,写着写着觉得有些空灵,悬在现实与理想的临界点上有点不实在,便转而去写小说。小说发了几篇,发现人间的精彩与平淡依然是在笔尖上“跳跃”,似是而非的。2000年本科进修时,幸逢恩师,搭上文化学、人类学的船到贵州山地民间游了一圈,人们说这叫“田野”,味道果然不同。心头欢喜,就陷了进去。进去了便不想再出来,所以大抵便只能这样走下去了。

文化学、人类学不能天马行空,所幸有散文的诗情画意小作点缀,于是那些个田间地头的故事便像凉水泡出的茶,静下心来慢慢地品,渐渐尝出点沁人心脾的味道。加上贵州还是有几分神奇,水边寨、半坡村、坝子人家,袅袅炊烟、鸡栖于埘、牛粪飘香……平平淡淡中却柔情似水、情浓于水,便再也不敢“造次”。

几年下来,先后与老师合著了《苗侗之乡》、《龙行贵州》、《山水相伴的家园•榕江》等几本小册子。《生于平塘》虽是自己独立完成,却不好定位。里边有散文的行笔,也有田野的访谈,还有学术的纵论,杂。“杂取种种,合而为一”用在一篇文章的布局里,叫技巧,混合在一本书里,不敢妄言是技术。至于书中流出来的味,我只想说:家乡人做家乡事,小人物写小地方,小地方里有大历史!

 

二、序言摘选

 

留住我们的根

杨昌儒

 

还记得有首歌就叫《把根留住》,歌手童安格那略微有些沧桑的声音将茫然于生活奔波中的无奈者的辛酸与忙碌演绎得淋漓尽致。每当我哼着、唱着、听着这首歌,心里总会生起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把根留住?根在哪里?2003年7月15日《解放日报》刊登了一篇关于上海“保根工程”的采访报道,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赵鑫珊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根,是物化的历史记忆,是积淀的精神渴求。我常常会在老家后院里一呆就是一天,看着浓荫匝地的老桑树,看着井沿一道道的绳痕,仿佛又见到了母亲的慈祥,又听到了外婆的呢喃。刻着绳痕的老井是我的根,是我情感寄托的所在。无论一个人还是一座城,不知来路的失忆,会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是啊,时过境迁之后,人们只看到繁华覆盖了曾经的废墟,却未发觉,废墟正在不知不觉中占据着人们的心灵。当我们西装革履,修眉齐发,享尽春风之际,是否仍旧记得那句话——留住我们的根!

未曾谋面但QQ上早有联系的老乡——杨正勇写了一本著作,取名为《生于平塘》,用散文的笔调写意平塘的前世今生。读着这些文字我仿佛看到了老家的那棵樟树,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拜祭它,红丝线、红布条延绵着一个人生命共同体,人们相信它是寨子的保护神,有了它便有了生命的延续。

在正勇的笔下,皈依宁静田园的布依族在倒插枫树成活的启示下完成人类的繁衍,后生与月亮姑娘成亲而演绎出来的甜蜜与悲哀、善与恶的交织,成为建构“六月六”祭祀仪式的基础。虽然口头传说不是信史,但,那是布依族在诉说昨天的故事。

我不知平塘的苗族来路,正勇利用工作之便走家串寨,梳理了平塘四支苗族——新塘鸦鹊苗、大塘里中孔雀苗、鼠场黑苗与红苗。新塘与大塘苗族的“跳月”仪式彰显了人与人的生存规则,“送葬花”仪式则是一种豁达的生存智慧的表达,鼠场黑苗和红苗为我们洞见了一种人地关系的样式。

平塘的毛南族,是一支自称为“印绕”的人们共同体,周边的布依族称其为“布绒”,邻近的汉族管他们叫“佯僙”。他们在溪洞的环境里形成维系族群繁衍的规则,家长里短的话语在迎春节里得到老年妇女们的道德评判,入赘女婿从妻姓彰显男女平等的原则,火把节、耍火龙、猴鼓舞是每一代毛南人在承接传统、彰显现代性的舞台。

是的,走进平塘,带着强烈的欲望不行,心中激荡着些许的冲动也不行,因为平塘不会给你大惊喜。山间水畔,谷底人家、水边寨、半坡村,按天干地支轮回的“转转”场、杂芜的历史、绵延的传说,一切有关平塘自然人文的描述与追忆,上溯下寻,访遍民间,穷尽古籍,也实难以找到一处、一页堪以彰显其大形象、大手笔的浓墨重彩。但是,百姓人家的生活情趣本来就是在苦与甜之间变换,而生存的智慧终究只是为了求得安居乐业——生之于以姓氏、村落聚集的群体,原本就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大起大迭。

正勇的“平塘故事”,从山水到民间,从传统到现代,娓娓而谈。一地子民,来了去去了来的延绵不息,一方土地上生成的那份真实、真味、真情在历史的转换中依然很真。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自己的历史,再怎样名不见经传,平塘到底还是独拥一个属于自己的传奇!

用散文的笔调书写民族志不失为一种写作方式,优美的文字为人们讲述了一个个深藏于民间的故事,充满哲理的思辨为人们解读了一个个文化事象。著名民族学家林耀华先生也曾用书写小说的方式完成了他伟大的著作——《金翼》,为人们展示了福建农村两个宗族的生活场境。正勇的著作虽然没有余秋雨《文化苦旅》那样的鸿篇架构,采撷的物事略嫌琐碎,也没有林先生《金翼》那样连贯完整的生活场境,但正勇的文章翻遍了整个平州与大塘,翻出了陈年旧事,翻出了深埋在地下数百年的窖藏,他的作品竟然也如此醉人;那种深翻与钩沉,若不扎根在生活的底层,怕是搜寻不到这样文化生态的、撼动人的灵魂的东西。魅力平塘,尽在正勇的“平塘故事”中。

对正勇而言,爱好写作,先写诗歌,觉得不足以展现复杂的人生和社会,又改写小说;又觉得小说的虚构很飘浮,便转而钻研人类学田野文本,颇有些感悟。乡土文化是他永远的新娘,初恋的激情一直持续,不能自拔,始终恋不够。乡土文化是人群的根,平塘文化的寻根,多少人的故乡梦。人要有个根,不然走到哪里总像是过客或浮萍。把根留住,留住永恒的记忆。

我离开家乡多年,从求学到工作,似乎都是一帆风顺,不知道是因为自己的要求过低,还是上天的垂爱,好多好多的过往,也似乎都是心想事成。而如今,作为一个民族学人类学学者,当回首以往的时候,却没有一点关于家乡的片言只语。我所拥有的,除了岁月馈赠的年龄和因年龄的累积而逐渐衰老的皮肤与老气的心态,还有什么?所以,当正勇要我为他的书写点什么时,我欣然同意。

我的根就在那片给我生机和活力的土地上,不管我跑得有多远、飞得有多高,给我生命和憧憬的祖先及所有的父老乡亲都是我永远的牵挂,祝愿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杨昌儒,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民族学人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民族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民族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教育学会副会长,贵州省布依学会常务副会长。

 

三、目录

 

2

序•一 2

把根留住 6

爱洒梓里更浓烈 9

序 篇:生于平塘 13

印象平塘 14

历史的背影 16

政治平塘 23

山水平塘 30

民间平塘 39

第一篇:平塘地方 42

玉水金盆——一行中国本土哲学家的背影 42

敢称通州——一扇洞开四通八达欲望的窗口 56

若水大塘——一座可能被误读的边地古城 74

绵延三里——一方战火硝烟中沉静的水土 91

第二篇:平塘山水 110

掌布很远 110

甲茶很近 115

天坑很多情 119

甲青很野 127

京舟很醉 133

第三篇:平塘人家 140

行不改名坐要改姓——卡蒲毛南族的婚育秘密 140

“拎坝珠”和“抵购拎”围成的“溪洞” 141

超越世俗的入赘 147

火把节和耍火龙的意味 156

历史记忆与草根力量 160

都皈依于宁静的田园——布依族的生存智慧 165

三里布依族:弟兄叫弟兄是老舅 166

掌布布依人家:嬉戏后面的庄严寄寓 174

一面铜鼓上的多种舞蹈——山地苗族迥异的背影 182

新塘鸦鹊苗:寄托在“跳月”上的夙愿 183

大塘里中孔雀苗:飘扬在葬花上的情意 199

鼠场苗族:老住户的自信和老习俗的情味 206

第四篇:平塘遗梦 212

牙舟陶神 212

名声牙舟陶 213

天然陶泥处 216

天生制陶人 219

历史的回响 225

土味牙舟陶 229

异彩牙舟陶 236

漫漫风雨路 238

山关古屯知多少 242

飘逸在云深林源处的禅音 247

惊闻张三丰养鹤山上摩崖的碎响 247

三元宫中心宗禅师的佛语 251

安家洞晨钟暮鼓 253

古法造纸:构皮上的书写 257

跋 篇:问路平塘 261

天眼之光 261

大窝凼很亲 263

世界梦想 267

中国智慧 268

平塘天赋 273

拥抱明天 276

后  记 278

 

四、出版情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生于平塘/杨正勇 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4.2

ISBN978-7-104-03387-5

Ⅰ. ①生…Ⅱ. ①杨…Ⅲ.①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IV.①126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枋字(2014)第026031号

 

书  名  生于平塘

作  者  杨正勇

出版发行  中国戏剧出版社

社  址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116号嘉豪国际中心A座10层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

责任编辑  吴淑苓

整体设计  四川世纪文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印  刷  成都春晓印务有限公司

字  数  500千字

开  本  700mm×1000 mm 1/16

印  张  19.75

印  数  1-11000

版  次  2014年4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978-7-104-03387-5

定  价  58.00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本书如有印装错误,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028)61366158

 

五、后记

 

我更愿意说,这本书其实是一个集体创作的文本。许多学术上的前辈,工作上的领导、同事,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选材、构思、创意的环节;那些亲切的故事、睿智的传闻、家长里短的点点滴滴,也都是我所访谈的每一个父老乡亲“口传亲言”。我所做的,不过是把相关的信息进行扫描、收集、分类、整理,最后根据表达的需要,汇编“成册”。

对于自己,我只想说,希望我的努力没有让大家太失望,今后依然一如既往地给予我更多的帮助、关心、支持和提携。对于大家,我将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怀着一腔感激的情。

首先要特别感谢张永锋先生。没有他,这本书不可能“被逼出手”,也不可能在适当的时候得以出版。但是坦白地讲,伊始之初,承担这本书的写作任务,我是极不情愿的,因为我的写作环境不允许,个人的知识储备不允许,资料的准备更不允许。然而在经过2011年组织一支几十人的创作团队进行了历时半年之久的调研无果而终之后,先生几乎是不容商量地对我说,正勇,你就一人来完成这个事吧。之后,便三天两头问我事情进展怎么样,不仅当真了,而且上心了。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进入角色,频频到乡镇村寨实地调查、搜集材料,购来相关地方文化史籍慢慢查询……现在回过头看,先生无数次和我面红耳赤的“争吵”,无数次“催命”似的紧逼,大抵都是因为心中积蓄了大半辈子的家乡爱故土情已经“满溢”,所以才这样焦灼,这样急迫。而也正是得益于先生这种一腔赤诚的感染、鼓励、激励,才使我从艰难困境中走出来,为自己的家乡交出了一份答卷。在某种意义上,这本书的字里行间,都浸润了他对我、对家乡的一份难以割舍的真情。

更要感谢我的两位师长。

张晓松先生是我2000年就读贵州省教育学院时的授业恩师,在我还未毕业时,先生便把我引进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大门。之后,又把我借调到省旅游局下属贵州旅游文化研究传播中心从事贵州本土文化田野调查和研究工作,直到2006年家中变故返回。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从一个“门外汉”进入“专业角色”,老师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老师外出讲学、参会,每到一处,首先要做的,便是到当地书店购买几本新著的、经典的书籍航寄回来,让我半生不熟地啃,回来后即考察我的“作业”情况,然后再一番画龙点睛,直到我茅塞顿开。今天东拼西凑弄了一书的模样,我自知很多东西都还很肤浅,但老师却不嫌弃,也不怕辱了自己的声名,还是那样疼爱地说,这是正勇独立完成的一本书,无论怎样我都会写上几句话……舐犊之私,无言以报!

杨昌儒先生是家乡人,但从未谋面,只是在QQ上与先生有过简短的交流。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向先生求个序,不想先生竟欣然挥墨勉励,言之切切,意之切切,永铭于心!尤其感动者,先生首稿寄来,竟征询我是否得体,让我好不羞愧。得先生一序,其实受先生治学、做人之教诲,终身难忘!

还要感谢我的三位挚友。一位是杨邦贤先生,先生耳顺过半,早已退休赋闲家中尽享天伦,但当我向他求索几幅插图时,当即便应诺下来。以后近半个月的时间,竟闭门在家,潜心一笔一画地精描细绘。陈礼明先生本是乡镇中学的一名美术老师,书中的半数插图出自他的手笔。再一位是李友华女士,也是一位老师,已退休,拜托她校对书稿时,竟然比我还要揪心、细心……

这些人同样是我永生不能忘记的:李天华、杨志其、王登辉、宋恩贵、倪伟强、郑周红、邓庆和、冉崇永、郑传富、王劲榆、田仁飞、杨通豪、陈国良、杨育军、陈子微、杨国富、杨胜修、何祖能、孟祥华、杨映其、雷远方、田茂刚、杨胜华、陈举勇、安德福、段德馨、李昌文、蒲贤良、张万能、杨光平、石光尤、冉孟奇、金国宏、杨令锋、杨开松、卢易梅、杨胜良……有的是我的领导,有的是我的同事,有的是我的同学,有的是我的朋友;有的相交已久,有的却是第一次认识——但都是我尊敬的父老乡亲!

家人永远是我强有力的支撑。我与妻子虽然同在一县工作,但两地相距90余公里。妻子是一位教师,长期担任班级管理和语文学科教学工作,事务多,任务重。自我承担本书创作后,差不多是每周星期六早上坐三个半小时的车赶到平塘照顾女儿,星期天中午又匆匆赶班车回到塘边,经年累月,毫无怨言;我则趁这个间隙到邻近的村寨采访,或者暂时把锅瓢碗筷抛在脑后静下心来进行写作。特别是在初稿完成进入细致的校对之期,每一次到平塘,妻子都是红着一双挑灯夜读的眼回去。还有我的弟妹们,知道我在做一本书的事后,私底下互相叮嘱说,不管有什么事,千万千万不要打搅了他,分了他的心……

感受着那么多人的深情厚意,大言纵笔书写家乡,我觉得自己还不够资格;但是能独得一份垂爱,我又感到万分荣幸。小人物写小地方,小是小了点,但是置身其间,时时处处你都能真切地感受躺在温情的怀抱里那份永生难忘的甜蜜。

末了,我要特别感谢政协平塘县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没有他们对方志史料的高度重视和责任使命,就绝不可能有这本书的胎生和分娩;我还要感谢平塘县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没有他们对我的宽松与宽容,这本书可能还只在“计划”里……

一个“谢”字,肯定不能回报太多太多的人、太多太多的集体和单位。正勇能做的,便是将这份情感永远珍藏在心里,快乐欢喜的时候为它快乐着,痛苦艰难的时候为它坚强着……能为自己的家乡哪怕做上丁点儿事,是乡亲父老、领导同事给我的最丰厚的无私馈赠,是正勇千年万载修来的福气!

杨正勇

2014年4月

 

六、邮购

 

电话:13765789819

QQ:1010079398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399849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