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短篇 >> 正文

民国乡长牟直卿 救助红军传佳话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冯修礼    阅读次数:23715    发布时间:2017-01-11

风华正茂


一八九四年农历腊月二十二日,平安乡的堰湾寨子上,牟家院子可热闹了。牟相成的母亲牟李氏老太太从里屋满面笑容地来到堂屋里告訴大家一个好消息:

“生了,我家大儿媳妇生了个带把的孙子了。”

“恭喜牟家添子嗣了,牟家的香火旺呀!”牟家私塾老先生正坐在堂屋里的大火盆边与牟李氏老太太的儿子牟相成烤火拉家常。老先生会取名字,他听到生的是个小伙子时,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

“就叫世举吧!按辈份,他是世字辈,上辈子牟家出过举人的,下一辈也该出个举人了,哈哈!”

“这个名字大气,好听,就叫世举吧,哈哈!”牟相成觉得老先生取的名字正合他的心意,他的学问也很不错,是贡生。过去,女人生孩子,男人是不过问的,那是女人家的事情。所以,牟相成在堂屋里抽着烟,悠闲地与私塾老先生摆着龙门阵,听母亲告诉生了个儿子,他兴奋得眼晴都笑眯了,他高兴地说:

“儿子字世举,那就号直卿吧,世举(举人)是希望,直卿(做官)是目的,好得很。快过年了,添儿子了,又多了一分喜气了,哈哈!”

牟世举即牟直卿,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曾祖父牟正斌是道光二十三年举人,官印元享,御赐文林郎等官衔。祖父牟玉琼及父亲牟相成都是贡生,可惜英年早逝。祖母牟李氏老奶奶与母亲牟张氏老夫人两辈孀居,祖孙三代三人相依为命,守护着祖上留下的家业,希望牟直卿把这份殷实的家业,一代代传承下去。

牟直卿从小天资聪慧,在家中的私塾馆读完了《四书》、《五经》、《弟子规》,他更喜爱游山玩水,他沿着他家的山水林田游玩了无数次。他们祖上的家业殷实,富甲一方,有四百多亩田,五百多亩地,上百幅山林。凡是有大片田土山林的地方都有房子所在,上堡垅、下堡垅、堰塘、长干、马泥坎以及遵义董公寺等地方都有田地房屋财产。为了让孙子牟直卿有个好的学习环境,祖母牟李氏老奶奶还在遵义府老城姚家巷买了一栋四立三间大瓦房闲置着。牟直卿小的时候,很不理解他们家为什么有那么多田土房屋财产呢?他奶奶告诉他,你长大以后当家了就知道了。

有一天,牟李氏老奶奶将牟直卿喊到面前问他:

“乖孙子,你现在十三岁多了,应该去遵义府老城上新学堂了,由奶奶陪你读书你乐意吗?你舍得离开你的母亲吗?"

牟直卿年纪虽小,心却大得很,他高兴地说:

“要得,有奶奶陪我读书,将来中个举人,骑个马儿去北京当个官没说的。”牟直卿笑了,老奶奶也笑了,奶奶上牙巴没得牙齿了,右手蒙着嘴笑。

贵州省立三中就在老城,离姚家巷不远,是遵义府最好的中学新学堂。牟李氏老奶奶邀请牟氏宗亲字牟琳、号牟贡三的晚辈到姚家巷家中来作客,想请牟贡三帮忙,让牟直聊读最好的学校省立三中学府。牟贡三虽是贵州省建设厅厅长,但家还是安在遵义府老城的,他是遵义县城学街人,与牟李氏老奶奶的丈夫牟玉琼是一个地方的,生前又有交情,牟贡三晚一辈,小时很崇拜牟家的首富牟玉琼,牟李氏老奶奶命下人将拜帖送到牟贡三府上后,牟贡三得知叔娘牟李氏老奶奶搬进老城姚家巷来了,甚是高兴,答应第二天早上亲临姚家巷牟府拜望叔娘。

第二天早上,牟李氏老奶奶起得早,她来到梳装台,麻利地梳好头,将头后部巴巴纠别上凤凰银簪子,穿上蓝底红牡丹花点缀的真丝旗袍,十分得体,轻轻地迈着三寸金莲,来到牟直卿的床前。本想喊孙子早点起床,没想到牟直卿也起得早。牟直卿很讨厌背上拖一条长辫子,上遵义后就剪了个学生头,油亮油亮的,他穿件兰丝绸长衫,外套一个咖啡色小马卦,很标志的一个小少爷模样。牟直卿很勤快,与家中的下人也打得火热,他正在堂屋客厅帮忙收拾,他要给奶奶经常念叨的好人、牟家的大官人牟贡三有个好的印象。

中午时分,一派大学士风度的牟贡三,应邀来到姚家巷。当他被迎进屋,刚落坐在堂屋香火下的太师椅上时,一个穿戴得体的小后生,双手递来一杯用青花瓷杯子泡的家乡绿茶,让牟贡三眼前一亮,啧啧称道:

“这就是后生牟直卿吧,好有礼貌,好逗人喜欢呀。”

牟直卿正准备开口喊叔叔,他奶奶却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首先发话了:

“孙子他叔,我家乖孙子命苦哟,从小缺少父爱,我们祖孙三代相依为命。我们都是一家人,若不嫌弃,叫世举拜你为义父吧,也好日后有个照应。”

“义父,在下有礼了!”小小直卿很机灵,脑子转得快,跪在牟贡三面前连磕三个响头。他早已知道牟贡三的才学与为人,他想从牟贡三身上体验、享受到父爱的滋味。

“快起来,儿子,有你这个聪明孝顺的义子,也是我的福气呀。”牟贡三将牟直卿扶起来,紧紧地搂在怀里,极认真地给牟李氏老奶奶表态:

“叔娘,你放心吧!直卿交给我了,我不但要让他读好的学校,还要把他培养成有所作为的人。”

姚家巷的牟家,中午饭吃得很开心。牟贡三还有事要去办,牟李氏老奶奶也没有强留。牟直卿将义父送至院坝坎边,他抬头一看,万里晴空,秋天的太阳倾泻在他身上,温温的、柔柔的。

老城省立三中离姚家巷不远,就在官井水井旁边,贵州有名气的黄齐生先生也在三中教书,韩念龙、周林等与牟直卿都是三中同学。牟直卿在学校里受到了新文化、新思想的薰陶,思想进步很快。黄先生传授的“人有所谓,才有所为”,他铭记在心,他要立志做一个有作为的正直的青年。

省立三中毕业的牟直卿血气方刚,胸怀抱负,被学校推荐与黄齐生先生以及韩念龙、周林等进步青年学生一起赴日本留学。牟直卿把这一好消息告诉奶奶牟李氏,牟李氏坐在堂屋里香火下的太师椅上,沉思良久,郑重其事地给牟直卿说道:

“世举呀!你妈和我都是孀居牟家,含辛茹苦地把你带大成人,你现在又是牟家的独苗,你走后,奶奶和你妈往后怎么办呀?牟家这么大的家业谁来打理呀?”牟李氏老奶奶说完,站起身来,杵着拐杖回她的房间去了。

牟直卿躺在床上,一晚上都没有睡得着觉。与同学们一起去日本留学,到新的天地里去有所作为,这是牟直卿梦寐以求的理想,黄齐生先生经常教导“人有所谓,才有所为”。可是,机会来了,牟直卿又被家庭问题难住了。爷爷和父亲都去逝得早,奶奶和母亲都是守寡,孀居牟家,抚养着牟家独苗牟直卿长大成人,好继承家业,延续世代香火。我牟直卿不顾家庭,毅然出走,奶奶和母亲受得了这个打击吗?牟家那么多田地山林要人耕种保护,那么多房屋财产要人打理,那么多下人家丁长工佃户要吃要喝,我牟直卿一走,好端端的一个大家庭不就散盘了吗?奶奶怎么办?妈妈怎么办?堰湾的财产家业怎么办?

孝顺的牟直卿终于痛苦地作出了决定,不走了。他站起身来,推开窗门,天亮了。他轻轻地走进厨房,唯恐惊动了下人。他第一次取柴烧洗脸水,奶奶一年四季都是温水洗脸。他站在堂屋洗脸架边,对着镜子洗了脸,梳了头。然后,又去舀了一盆温水端放在洗脸架上,轻轻地走到奶奶房门边,轻轻地喊:

“奶奶,起床吧!洗脸水打好了,我决定不走了。”

随后,牟直卿回到堂屋,双手拉开大门,向省立三中走了去,他要去给赴日本留学的韩念龙、周林等学友话别。他意识到脚下要走的路很难走,但他也得艰难地、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时间象水一样的流走了,光阴向箭一般地跑远了,一瞬间,牟直卿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做了几番事业,从血气方刚的中学生,变成了堰湾乃至平安乡一带有名的开明乡贤。他中学毕业后走出社会,完全可以啥事不做都有吃有穿,但他不躺着啃家业吃老本,利用姚家巷的木瓦房开起了中药铺,治病救人。他请当时在老城很有名的老中医“幸师公”坐堂就诊,他自己则下药房称秤打杂,边干边学医。他利用义父牟贡三的关系,并经牟贡三的引荐,广交朋友,接触了各界名流雅士,当时有名的周子光、赵宗典、王筑生、罗辉武、柏辉章以及雅士丰子恺等各界人士都是牟直卿的座上宾。

那是一九二六年的一天,三十而立的牟直卿,接到柏辉章的拜帖,请他去老城柏府叙话,牟直卿紧随柏辉章派来送拜帖的侄儿柏建永一起走进柏府大厅来。柏辉章离席前来拉着牟直卿的手说:

“直卿贤侄,我给你引见一个人,端坐在你义父旁边的那人就是大文学家,原老城省立三中、你母校的中文老师,现任省立三中校长的黄齐生先生。”

牟直卿认识黄先生,在老城三中读书时听过黄齐生先生的课,他的“人有所谓,才有所为”的教诲至今仍在耳边回响。黄先生仍然是头戴圆帽,身穿款段青花长衫。两眼深邃炯然,眉宇间散发着一股英气,让人感觉到既敬畏又亲切。

黄老先生一时没认出牟直卿来,人大十八变呀,更何况当年学校有那么多学生,老师认识不了学生是常有的事。黄先生怎么也想不到站在他面前的一米七高的英俊小伙子就是牟直卿。没等牟直卿上前行礼,黄先生已主动站过来与牟直卿握手,他不无感慨地说道;

“直卿贤弟,常听你义父贡三说起你,真是一表人才、大有作为呀!坐,坐,坐。”

“谢谢黄先生了,义子直卿是个孝子,当年学校推荐他跟随黄先生你一起去日本的,因家父去逝的早,家中老太太和老夫人无人照顾,所以失去了出国留学的机会,留在家中侍奉老人,自己开药铺为生,这份孝心,可见仁爱!然卑义子见识浅薄,今后还望黄先生、柏贤弟多加教诲。”坐在黄先生旁边的牟贡三也站了起来,感谢黄先生对义子直卿的厚爱。

那一天,牟直卿在柏辉章府中与上层名流畅谈畅饮,他亲耳聆听了黄先生推崇孙中山先生倡导的民族平等,民族复兴,天下为公的新文化,新思想谈话,让他感觉茅塞顿开,心情舒畅。临别时,黄先生仍留给牟直卿一句话:“人有所谓,才有所为”。叮嘱直卿要谨记,要有所谓。从此,牟直卿的思想也有了新的变化。自那以后,牟直卿与黄齐生先生变成了莫逆之交,他们常在一起海阔天空地谈论,从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化,从西方列强谈到国内军阀内战,有时通宵达旦。在一次交谈中,黄齐生告诉牟直卿:“我有一个外甥叫王若飞,年纪跟你差不多,思想、观念都与众不同。有机会我介绍你认识一下。”

一九二七年,贵州省立三中校长黄齐生,被当局认为有接近共产党嫌疑为由,胁迫离开了遵义,先后辗转于山东、江苏、四川等地教书。一九三二年,牟直聊收到黄齐生自广西的来信,信中的开头还是那句熟悉的话:“人有所谓,才有所为”。信中说:“今国难如斯,四海凋零,万万同胞,在水深火热之中,家恨国耻,匹夫应皆有为。若我华厦儿女万众一心,少年中国不远矣!……君才优仁厚,宜放眼苍穹,岂甘心困睡乎?……”

牟直卿对黄先生的教诲铭记在心,虽不能外出尽匹夫之责,但也要在家乡做番事业,兴办学校教书育人,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创办药堂救死扶伤,慈善赈灾救济贫困人员,减租免息惠及乡民,做一个正直开明的乡绅。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27156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