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短篇 >> 正文

乡土童年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肖永雄    阅读次数:29980    发布时间:2020-03-19

 

寒冬,是寒是雪,也是期盼。初识冬,是从寒冷开始,彼时寒风瑟瑟,气候干冷,偶有期时,还会降落许许雨滴,不停的刺激着人。当西伯利亚风渐渐停息后,云贵高原便迎来了初雪,雪花漫天飞舞,不时的点缀着地上的人儿,伴随着夜晚温度的急剧下降,加上雨滴的作用,雪和冰便一层一层堆积着,越积越厚。最初的几天,人走在上面还是很脆很软的,因为起初的雪是蓬松着的,随着人们在上面不断行走,第一层第二层直至后面都变踏实了,或许某一天早上起来,你会惊喜的发现雪竟是如此漂亮了起来,放眼望去,白雪皑皑,此起彼伏却又错落有致,极具画面感,美不胜收。冬天,是有趣的,当大雪封山以后,山上温度极低,外加寒风肆虐,动物开始往村庄底下移动,积满白雪的地上,觅食对于动物来说开始变得困难起来。野兔活动场所主要还是在山下树林和村子外围农户菜地里,因为这个地方比较安全,觅食也都选择在晚上进行,待到早晨农户往菜地里割菜时,总能发现不少兔子留下的粪便,菜叶也被啃得乱七八糟,让人大为糟心。不知道是因为损害菜地还是其他原因,总之,每年这个时候村里都有人带着猎狗捕捉野兔,捕捉野兔是比较难的,因为野兔奔跑速度太快,而且很是灵活,很少有猎狗能够追捕到,所以得提前在路口这些地方准备好铁夹、铁丝网之类的,附近的苗族朋友比较喜欢和擅长捕猎这个东西,每年总要来村子附近好几次,而且捕猎范围更广,收获自然很大,但对自然界伤害也是触目惊心的,有的年头野兔甚至被横扫一空,让人心惊胆战。终于是等到了过年,过年不管是对于大人还是小孩都是极具吸引力的,尤其是对于农村,这不仅象征着团圆,也象征着期盼。年前,大家都在为过年做准备,在赶集的时候会备置一些家庭用品,会花钱为孩子们准备一些礼物之类的,然后便是杀过年猪,过年猪在农村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大多都在腊月中下旬进行宰杀,猪肉一小部分用来过年,一部分切成大块方形炸来密封在坛子里面,等待着来年农忙时吃,另一部分做成腊肉,这样保质期较长,可以随时吃,后面便是做豆豉粑、豆腐,豆腐是农村人过年必备的,因为原料充足,容易制作,豆腐原料是用黄豆做的,农户种植得比较多,而且能做成干豆腐和豆花,喜欢吃的人也多,所以也是农村一大特色。制作豆腐需要把黄豆添水经过两到三次磨成浆,然后生火后倒入较大的铁锅里,添加火等到里面豆浆滚烫后往里面添加酸种,酸种基本上都是从酸菜坛子里倒出来然后制作的,这时候控制火候就显得很重要了,因为这关乎到豆腐制作的好坏,就这样数次添加酸种后,豆浆开始成形了,等一小段时间后,豆花便已经形成,这时候按所需舀出一小部分,想要吃菜豆腐的还可以往舀出来的这里面加菜,制作成菜豆腐,铁锅里的用灶里的火炭慢慢熬老,舀出水后用专门的豆腐夹制成干豆腐,豆腐制作便已完成。接着就是打扫卫生,把屋里屋内卫生打扫干净,贴上老先生写的对联,迎接春节的到来。除夕的早上,村里孩子们都随老人们往村子附近坟山上去上坟,上坟的人数也很多,基本上每一个姓氏的人都集中到一起,有个别年头还会组织做一次大的祭祀,杀一个猪、一只羊、一只鸡进行祭祀,大家每家斗一些吃的用的,买好香烛鞭炮等,祭祀便也就完成了。傍晚村里鞭炮声陆续响起,除夕晚餐便也就开始了,除夕的团圆饭很丰盛,极具诱惑力,但更让人欣喜的还是团结,亲情无价,吃完饭后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便开始发红包了,虽然不多,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这过程很重要,值得等待,也值得记忆。等到第二天早上,孩子们早早的便起了床,穿戴好母亲准备好的新衣裳,迫不及待的往村里村外跑去了,似乎是找自己的小伙伴庆祝,也似乎是找人炫耀去了。春节,是家人团结在一起磕家常的日子,也是左邻右舍闲话的时候,似在炫耀着儿女赚钱了,也似在述说着村里某某当官了,说些闲话,唠些家常,缓解一下心中苦闷,倾诉一下心中所想。初一开始,便是走亲戚的日子,七大姑八大姨挨家挨户的走着,然后是村里那个小伙结婚或者哪一家姑娘嫁人,大家都去帮忙,待到初八,便陆续有人出门往远处城市发展去了,剩下的基本都是一些老弱妇孺,正月十五,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是一次小团聚,吃完饭后便是闹花灯了,但花灯,还是比较原始,基本上都是用一些纸张糊弄的,灯也是煤油灯和松油灯居多,这时候尚未有二极管这些电子器件,一切还很原始,闹完花灯,年就算过去了,大家便开始陆续准备庄稼去了。

柴火,农村的日常必备,尤其是对90年代以前的农村来说,大熊他们家也是,常年都要使用柴火,所以一年四季都得准备着。木材对于彼时的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较为广泛,大到房屋修建、家具制作,小到做成柴火,木材身影随处可见。柴火原材料也有很多,但以木材居多,木材大多以灌木、乔木为主,像松树、柏树、漆树等等,另外的像竹也有一些。因为木材的重要性,所以最终制作成柴火的都主要是一些干枯和用途不大的木材,木材的燃烧也有很大区别,有的耐燃易燃,有的却作用不大,所以大家对木材的喜爱度是大不相同的,而且还有个别的含有有毒易挥发物质,像漆树,人近距离靠近火时脸上和上半身容易被里面含有的挥发性物质沾染,造成发痒肿胀,所以这类木材燃烧时得距离远点,特别是还未晾干那种,而松树因为易燃就比较受欢迎。准备柴火主要是在冬季,一是因为冬天树木落叶完了,砍伐时候操作较为容易;二是因为冬天庄稼收割完成,村民们时间较为充裕,所以一年的柴火基本是在冬天完成囤积。因为需求大,不能自我满足,所以冬天大都往后山大森林里砍伐,而这时候森林也堆积了足够干枯树木,甚至地上堆积了不少,大家就把这些干枯的运回家。运的过程也多种多样,有用肩扛的,用背的,用绳子拉的,用马驼的,方法不一而足,姿势也千奇百怪,但作用却非常大了,不但解决了村民的柴火问题,还让森林得到减负,去除了多余枯木,降低了森林着火概率,还方便了森林菌类、草本类的生长,算得上一大作为。当然,因为木材较为粗壮,得需要配备一些细枝才能迅速燃烧,所以大家还会去附近竹林砍一些竹枝,或者去对面悬崖上砍一些小型植物。因为农村基本每家都养了牲口,像猪、牛、马之类的,而猪一般吃熟食,所以需要把事物煮熟,这时候柴火的日常作用便出来了。春夏秋柴火用途基本一致,到了冬天才有了更多用途,取暖、制作豆腐、杀猪等等都需要柴火。冬天,因为条件艰苦,经济有限,农户自己准备的煤炭往往只能坚持一小段时间,所以取暖方式紧促,因此村民们还会去准备一些木材用于制作炭火,方便室内使用。柴火于农民,以前是生活必须,现在更多是一种记忆,一种象征,一种情怀。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方式也历经几次更新,当房屋从土墙和木制变成砖瓦之时,当煤油灯向电灯转变之时,当庄稼地产量越来越高时,我们不得不惊叹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创造力竟是如此伟大。伴随社会的急剧变化,生活中许多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弭,与我们渐行渐远。当成长记忆消失殆尽时,生活的动力究竟为几何?生命的意义还剩多少?或许,我们应该深思。

时光慢慢飞逝,而回忆总在不经意间,刻在记忆深处的情,烙在血液里的乡,每每触及,万般感慨!时代不停的挥舞变换,村子也不复夕颜,当爷爷辈的老人逐渐走远,当联络不再那么密集,当传统悄然逝去,回忆便成为必然。乡音如旧,不辞其情,但愿所有的过去都有归属,所有的等待都有所期盼。

 

作者简介:肖永雄,男,1995年生,贵州毕节人,现工作于贵阳市总工会。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25283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