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专题策划 >> 访谈 >> 正文

专访贵州70后作家郭太东:中华传统美德造就他一颗平和之心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作家访谈》栏目    阅读次数:15302    发布时间:2019-09-17

贵州作家网《作家访谈》系列 第一期

编 导:周 驰(贵州作家网编辑部主任)

主持人:洪绍乾(贵州省知名90后青年作家)

编辑部:谢佳海 何永书 蔡三乐 宋亚东 向鹏程 付溶太 胡琴 杨星炜

主 播:闫利超(贵州作家网签约主播、河北电视台主持人)

嘉 宾:郭太东(贵州70后作家)


嘉宾简介:

东乡哥哥,原名 郭太东,男,汉族,1978年9月出生于贵州遵义。他是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作家协会理事,贵州省遵义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贵州作家网执行主编。 他平时喜欢写作,尤其喜欢古体诗词。在《遵义县历代诗词选》收录东乡哥哥诗词作品17首,《遵义县对联集成》收录东乡哥哥对联12幅,《遵义文丛第四辑·遵义县卷》收录东乡哥哥作品3首,《遵义当代诗词选》收录东乡哥哥诗7首,词2首,曲1首。七绝《听佛教古筝曲"云水禅心"偶得》荣获首届中国寺庙文化大赛诗文组金笔奖,七绝《秋江晚景》入编中国第二届百诗百联大赛作品集,七绝《遵义会议》入编中国第三届百诗百联大赛作品集,《沙滩追古圣人》和《山雨临村》入编《光辉历程·时代画卷:全国特邀诗文书画名家精品大典》一书,其中《沙滩追古圣人》被评为最佳诗歌奖;散文《沙滩流韵》获第三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

据了解,贵州作家网为进一步增强贵州作家网在中国文学界的影响,加强贵州作家网与各省区作家协会以及与省内各市县区作家协会的联系与合作,推动贵州文学事业的发展,全面深入了解作家的生活及创作心得,贵州作家网将以贵州为起点面向全国广大作家、诗人、作者发起访谈邀请。

2019年8月19日,在相关部门的推荐下,贵州作家网管委会、编辑部、运营部、《作家访谈》栏目办公室多次审核,第一期中国《作家访谈》系列的嘉宾即为这位优秀的贵州作家郭太东,贵州作家网访谈记者就文学、生活、职业等方面对其进行了采访:

贵州作家网记者问道:您对当今中国的主流文化怎么理解的?它的利与弊在什么地方?

郭太东答道:主流文化,我认为就是我们的中华文化,中华几千年的传统的优秀文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东方文化。而不是有些人眼中的宣扬所谓的民主、文明的西方自由文化。至于说我们中华优秀文化的利与弊,我认为,弊是存在的。主要表现在一些小年轻可能受到西方自由文化的熏染,会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会予以抵触和抵制。当然和利的一面比较起来,这点弊是可以忽略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在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位中国人都要牢记的。习近平主席曾说过,爱国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动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自强不息是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

我们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4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我们贵州作家网一直是以“传承中华历史文化 推动民族文化发展”为发展宗旨,我个人更是一直在宣扬中华文化,所以,我觉得不论是我个人,还是我们贵州作家网,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继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去为中华文化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贵州作家网:对于现在的网络文学您是怎么看待的?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你会怎么评价?

郭太东答道:网络文学,里面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当然,也充斥着不少的垃圾作品。姑且不管优秀或垃圾,单就这种形式的文学来说,因为借助了强大的网络媒介,所以它具有传统文学不具有的多样性和互动性。同时对于文学的兴起、繁盛具有强大的助推作用。我很看好网络文学的发展!

贵州作家网:对于传统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之间有什么差异和联系?

郭太东答道:这个问题感觉不太严谨,我姑且把现当代文学理解为网络文学吧。他们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吧:表现方式不同,传统文学主要以纸质为主,而现当代文学主要以网络为主。表现的思想内容不同,传统文学有三大功能:教育、娱乐、审美。现当代文学虽说也传承了传统文学的这些功能,但它更体现了娱乐这一功能,它是以大众所喜欢的作品内容和艺术形式为重点,重视是否能给网民们带来愉悦,注重对自己情感的尽力表达,而忽略文化内涵的存在,从而常常造成作品文化魅力的缺失和不完善。所以它的教育与审美功能相对就弱化了。

不论是传统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它们都会相依并存,并且都要继续发挥文化内涵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

贵州作家网:您的家人对于您写作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他们有反对过吗?

郭太东答道: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是她们给了我写作的动力,她们一直支持着我,鼓励着我。

贵州作家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您是怎么面对的?所写的作品中对您生活乃至后期历程有什么影响?

郭太东答道: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每个人面对困难时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都不一样。我一直在告诫自己,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想当年,马化腾困难时想卖QQ,他想卖120万,而对方老板只给80万,没有卖成。于是自己只能咬牙坚持下来,现在他成功了。马云,当初到处找投资,许多人都认为他的想法不切实际,认为他是疯子。但他坚持下来了,现在他成功了。我一直就用他们的故事来激励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

文学作品源自生活,所以作品必须体现“实”。我的作品,都是我内心真实的表现。读懂了我的作品,你就走进了我的内心世界,也就看到了一个非常真实的我。

以前我一直在努力写作,努力提升自己,想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诗人。自从担任了贵州作家网执行主编以来,我改变了自己的这个想法。我现在想的是,如何让更多的贵州文学爱好者成为作家成为诗人,如何让更多的其他省区的文学爱好者成为作家成为诗人,如何让更多的人喜欢文学喜欢写作,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运动当中?

“传承中华历史文化,推动民族文化发展”,这是我们贵州作家网的奋斗目标,是我们贵州作家网的终极理念。传承中华历史文化,推动民族文化发展,不仅仅是政府是官方的责任,也是我们民间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每一位喜欢文学的人,都有责任都有义务去传承,去推动,去尽自己的一份力,哪怕这份力微不足道。


贵州作家网:”在您哪个年代里是什么原因什么环境促使你写作的?

郭太东答道:没什么外部原因,只是个人爱好而已。在小学的时候,我父亲就给我订阅了许多报纸和杂志,因为经常看,所以就喜欢写。于是就养成了喜欢写作的习惯和兴趣。

贵州作家网:对于文学创作与信仰这块您是怎么看待?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郭太东答道: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要求。2017年10月18日,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要说的是,文学创作也要“不忘初心”,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得保持“初心”,用严谨、平和的心态对待文学对待创作。我身边就有一位年轻的女作家,但是现在她沉溺于网络小说的写作,每天都要强迫自己去更新八千到一万字,即使自己没有写作欲望没有写作灵感也要去写。现在她们写这个网络小说,完全是冲着钱去的,只要每天完成要求的字数就成。这已经违背了创作的初衷,她现在的创作,就是急功近利的创作,即使写出来作品,也是没有文化内涵没有质量的作品。

贵州作家网记者:对于现如今热爱文学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您有什么建议,或者是想对他们说的话?

郭太东答道:文学路很漫长,也很艰辛,它需要我们用一颗平和之心,用一种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全国著名作曲家、作家杜兴成老师就说过:有作品才能成为作家。我们的文学爱好者,需要多创作,创作出好作品,这样你才能成为作家成为诗人。

关于贵州作家网《作家访谈》专访系列:

贵州作家网《作家访谈》专访系列是由国内领先的主流文学媒体 《贵州作家网》独家策划推出,旨在深入了解80后、70后的创作心得及生活,推介中国90后、00后作家新生力量,宣传中国作家及其作品,通过图文+网络全媒体(包含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搜狐新闻、网易新闻、凤凰新闻等众多国内知名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全网推广,预计每期作家访谈曝光量可达10万余人。如需报名参加贵州作家网《作家访谈》系列,全国各地作家可通过自荐或相关部门组织推荐成为访谈嘉宾,可登陆贵州作家网下载申请表,填写提交至邮箱guizhouzuojia1@163.com也可通过微信或QQ联系我们,QQ:319304725,手机/微信 18317920825。(报名注明:贵州作家网《作家访谈》专访系列)感谢您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42018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