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专题策划 >> 访谈 >> 正文

孩子的心灵是一座花园 ——访作家金波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文艺报 | 行超    阅读次数:7279    发布时间:2019-11-28

记 者:您的写作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可以说伴随着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学的发展变迁。在这漫长的文学之路上,您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

金 波:我的感受是:认识儿童,发现儿童,书写儿童永无止境。孩子的世界是一座富矿,孩子的心灵是一座花园。60多年来,我几乎每天接触孩子。我的接触永远伴随着思考。思考儿童是认识生活的重要部分。儿童的生活状态、成长经历,他们的快乐、悲伤以及困惑都不是孤立的,一定是紧密地联系看社会和成人的世界。而且观察儿童和思考儿童是我提高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在表现儿童的创作过程中,我永远都会从不自觉到自觉地把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写进去。我为认识儿童发现儿童表现儿童付出了心血,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儿童文学作家没有衰老,永远在成长,和一代一代孩子一起成长。

记 者:茅盾先生说,儿童文学最难写。60年来,您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您认为,这么多年来是什么动力支撑您不曾懈怠地为小读者写作的?

金 波:如果说我最早的兴趣来自唱诵童谣的快乐,渐渐地我发现了自己也可以为孩子写作童谣。在这写作过程中,我获得了愉悦、荣誉,也遇到过困惑、迷茫。但是我的内心从未想过离开儿童文学。儿童的纯真、善良以及对于世界的那种新鲜感和好奇心已经融进我的生命中和灵魂深处。从此以后,我把为儿童写作看作是我了解世界的途径,看作表现生活的源泉。透过儿童的视角,通过儿童的感觉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永远让我兴致盎然、精神勃勃、快乐满满。当我以这样的精神状态为小读者写作时,我获得了一种神清气爽的艺术感觉。他们读了我的书,如果能够感受到阅读的享受,促进了思考,那更是对我的激励。儿童是我们的未来,我们大家要用不同的方式共同构建健康的环境输送丰富的营养。我的儿童文学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和内容。我是带着幸福感、责任感坚持为小读者写作的。

记 者:时代在变,文学在变,而您的作品却仿佛不曾改变,始终保持着童心和童趣。您是怎样做到永葆童心的?

金 波:我从一个文学青年到一个老年作者,我对孩子的感觉没变。不仅没变,我觉得我更了解孩子了,更容易亲近孩子了。我发现我新认识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这一个”,都让我有新发现、新感觉。他们的纯真、他们的想象,他们的疑问都各有不同的表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花朵的容颜,同时也有花园般丰饶的心灵。他们的童真和童心,引领着我回归童年,那是生命中新的唤起唤起新鲜感、唤起好奇心、唤起童年想象、唤起童年趣味。我高兴地发现,我有“孩子缘”。

童心的秘密也许就在于此吧!

记 者:您的作品曾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在文学创作之外,您在儿童文学学科建设、理论建构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颇有心得。可否谈谈您对当下中国儿童文学现状的观察,是否还存在某些问题?

金 波:我时常为年轻的作者参加儿童文学创作而高兴,他们起点高,肯努力,有思想。全社会都在关注儿童文学,期待着更多的精品佳作。我观察儿童文学的现状,固然是有上述的喜人景象,但是我也在思考一些问题:儿童文学作品在出版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升缺乏一个均衡的比例,对于新书,方方面面都给予热情的肯定,而对于质量的提高却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对于优秀的颇具经典品格的优秀作品缺少关注和回顾。孩子一代一代在成长,他们也是一代一代的新读者。但是新读者并不意味着只读新出版的新上架的书。以前出版的经典的儿童文学在流行的生命力上没有衰老。理论批评关注新书的出版,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理论批评还要关注儿童文学在创新上、在品位上、在内涵的丰富性上、在更高的艺术追求上等等,是否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

记 者:在当下,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让孩子们的注意力被分散,电视节目、电脑游戏、手机上网等,挤压了传统的书籍阅读时间。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金 波: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的确挤压了传统的书籍阅读时间,特别是对小读者的影响更大。我想,这也许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别说是孩子,我这上了年纪的人也想学学电脑、手机的各种功能。但是,对于读书来说,习惯的力量很大。读书首先是一个良好的习惯,从小培养阅读的兴趣很重要。阅读习惯的养成,一定要由家长参与引领。把亲子共读作为一种家庭亲情和家庭文化来经营。用朗读、聆听、复述、讨论等各种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在心理上建立起阅读秩序,阅读不仅是学习知识的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时候,阅读就会成为无法替代的生活内容,而不是娱乐游戏。当孩子体验感悟到读书可以让人知识丰富,感情丰富,勤于思考的时候,读书便成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精神营养,他会常常这样提醒自己:今天我读书了吗?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26782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