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短篇 >> 正文

求歪脱贫记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那志奎    阅读次数:46735    发布时间:2020-11-19

1

“求歪,求歪,求歪,快点起床,太阳都晒屁股了,你还不去割草,家里的牛都快要饿死了。”母亲不停地催促着。“空点倒”求歪随口应了一句,依旧睡懒觉。

求歪的家在大平苗寨中部,是一栋两间两层的老木楼。1994年春天,大平发生一场火灾,求歪的父亲杨乾坤才建这栋房子。当年冬天,求歪的姐姐嫁到了邻近的高强苗寨。1999年,杨乾坤去世。家里只剩下求歪和他的母亲。一楼进去的第一间是厨房,里边的一间是粮仓,也是母亲的卧室。老人家在粮仓里放两根长板凳,搭上备用的棺材板,铺上床单和被子,睡在粮仓里。房子外侧有一架木梯通向二楼,二楼第一间是求歪住的房间,里面的一间是他姐姐的房间。原来里房的门是沿着外侧的走廊开的。姐姐出嫁后,求歪把里房和外房开了一个连通的门。求歪住在原来姐姐住的房间,把自己的房间改造成一个火炉房。方便他和同伴在这里吹唢呐、唱苗歌、吹芦笙。求歪的母亲坚持住粮仓是有自己的打算的。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求歪姐姐和姐夫给老人家备置的棺材板,万一败家的求歪拿去卖,以后自己死了就没有什么可以裹身的了。

求歪是大平有名的懒汉。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是他的拿手好戏。要是四村八寨有红白喜事,别人叫他去帮忙,他总说“空点倒”。等到开饭的时候,他准时赶到,从不错过任何一个饭点。有人说,求歪是一头懒猪,遇事只会说“空点倒”,家里穷兮兮的,难怪讨不到婆娘。造孽他妈,七十多岁还要煮饭给他吃。养他还不如养头猪,养头猪过年了还可以赚得四千多块钱。也有人说,求歪是一只狐狸,表面上用“空点倒”忽悠你,实际上精明得很,四村八寨只要哪里有好吃的,他可以闻着气味赶到,没有谁比他更聪明了。

看着求歪还在床上呼呼大睡,母亲气坏了,正在厨房煮猪食的她,从热腾腾的大黑锅里抽出搅拌猪食用的杉木条,冲到求歪的房间,二话不说朝着求歪的大腿“啪啪啪”打了几下。暖烫烫的杉木条粘贴在白花花的大腿外侧,烫得求歪“哎哟——哎哟——哎哟——”直叫。他不停地往手掌上吐口水,抚摸着被烫伤的大腿,瞪大眼睛朝着母亲大吼一声:“空点倒!”捂着被窝又睡下了。

求歪的母亲叫姜来花,是从高强苗寨嫁到大平苗寨的,大家叫她姜阿婆。姜阿婆喊不动求歪,只好自己拿着磨刀石来到井边磨镰刀,好去坡上割草喂牛。求歪家旁边有一口大井,因为井的形状像青蛙,村民叫它青蛙井。尽管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但是,青蛙井的水清凉可口,大家还是喜欢到井边挑水、洗菜、洗衣服。“姜阿婆,你的眼角怎么有泪花呢?是不是求歪得罪你了?告诉我家丈夫,叫他收拾求歪去。”正在井边洗菜的李美丽说道。李美丽是村支书赵大炮的婆娘,50多岁的年纪,平常喜欢摆支书夫人的架子。“嫂子,这回是你错了。不是求歪欺负姜阿婆,是姜阿婆欺负他的宝贝儿子哩!我刚从他们家门前过,只听见求歪被姜阿婆打得哎呦哎呦直叫。”在井边洗衣的村妇女主任顾巧巧,笑着把求歪被打的新闻评说了一遍。顾巧巧是村里为数不多的80后干部,是青蛙井舆论的喉舌。“姜阿婆,你舍得打你的宝贝儿子呀!打错了部位,他怎么娶媳妇呢?”“姜阿婆,你每天那么忙,你空——点——倒,再打他吧!”“求歪被打,证明没有老人去世,没有人竖屋嫁女,没有人娶亲生娃。” “求歪一人被打,村寨四季平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青蛙井的人们就像一群闹欢的青蛙沸腾了起来。

 

2

“求歪哥,快起床,赶场去。”同伴姜大力使劲地敲着求歪的房门。“空点倒!”求歪不耐烦地回答。姜大力又说:“今天有吴书记的便车,不要钱的,不去可不要后悔啊!”听到有免费车坐,求歪动了去赶场的心思。他翻遍所有衣裤的口袋,找不出半块钱来。“大力,你先借我一百块,过两天还你,好吗?”求歪问道。“你傻了,今天是七月底了,可以去信用社取姜阿婆的养老金和家里的低保金。你不就有钱了吗?”听姜大力这么一说,求歪迅速从床上爬起来,走下木梯,来到母亲住的粮仓,翻江倒海地找出存折,搭上和平村第一书记吴鹏飞的便车,去大同镇赶场去了。

求歪所在的大平苗寨隶属振兴县大同镇和平村。该村共有大和、大平两个自然寨,村委会驻地在大平,距镇政府所在地16公里。大同镇每月农历初三、初八,十三、十八,二十三、二十八,就会赶一次场。这一天是农历七月二十八,求歪和姜大力坐着吴鹏飞的车来到了大同镇。一下车,求歪就大步流星地奔向大同镇信用社。真不凑巧,今天取钱的人特别多,在大厅排成了长队。肚子早就闹革命的求歪心急如焚,他径直走到柜台前准备取钱。后边来一个大汉把求歪拉到一旁,大声问:“你什么意思,大家都在排队,你凭什么插队?”求歪也恼了,说:“凭什么?凭老子是贫困户,贫困户就得事事优先。”说完又走到柜台前,双手紧紧抓住柜台的栏杆不放。大汉生气了,用两只手搂住求歪的腰,举起整个身子,丢在队伍的一旁。说:“国家没有法律规定,到银行取钱,贫困户可以不用排队,快点到后边去。”求歪认为大汉动手打了他,不顾姜大力的劝,冲上去和大汉扭打在一起。直到信用社经理宋安康带着保安来,才强行把他们两个分开。

怒气未消的求歪,拉着宋安康的手说:“宋经理,你看看,他打贫困户,如果我去法院告他,他要坐牢的。”宋安康一边指挥排队人群继续取钱,一边微笑地对求歪说:“你要取多少钱?”“我妈的养老金93块,我们家的低保金262块,一共是355块。”求歪回答。宋安康略略思索一下,拍着求歪的肩膀说:“我先借你355元,存折放在我这里,等你赶场回来,你再取钱还我。估计那个时候人数少了,就不用排队了。但我有个条件,你不许记恨刚才和你打架的那个人。你看行不行?”求歪心里虽愤愤不平,但自知自己打不过那个大汉,闹下去吃亏的是自己。

站在一旁的姜大力心想,求歪先插队又先动手打人。幸得宋安康来劝架,否则麻烦更大。姜大力说:“求歪,你真是一头犟牛,宋经理对我们苗寨的父老乡亲好得很哩。我们养牛、养猪、种中草药,都是宋经理给我们贷款。你怎么那么不领情呢?快按宋经理说的去做。”冷静下来的求歪只好听从姜大力的劝说,拿着355块钱先在饭馆请姜大力狼吞虎咽地饱餐一顿,然后在街上悠哉游哉地逛一圈,买了一瓶包谷烧、一条蓝黄烟和五斤猪肉。散场后,用存折取钱还了宋安康,闷闷不乐地回家来。

 

3

其实,求歪原本的名字叫杨求正,1975年生,一米七零左右的身高,大鼻梁、四方脸、皮肤白白的,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他是大平苗寨的第一个高中生,也是一表人才。1994年大平被大火烧时,杨求正正在振兴一中念高二,发生火灾后家里困难供不起他上学,杨求正才辍学回家。他学过木匠,嫌酸手,放弃了;学过泥工,嫌脏手,不干了。砍柴怕被柴刀砍;割草怕被镰刀割。犁地耙田,嫌犁耙重;喂猪养牛,怕日晒雨淋。一次杨乾坤生病了,叫杨求正挑猪食去喂猪。他厉声喝道:“嘎佬(当地人对父亲的称呼),你看看,我全身上下哪一点像喂猪的人?我是读书人,怎么能干脏活呢?”杨乾坤默不作声。在一旁的村长吴通才听到后说:“杨求正啊,杨求正!我快60岁了,还没有看见你这样的读书人。嘎佬都病成那样了,你都不肯帮着点。我看你书读越多,人越糊涂。你不应该叫求正,应该叫求歪啊!”经村长随口那么一说,一传十、十传百,求歪的大名传遍了四村八寨。刚开始,别人叫他求歪,他还跟人家闹别扭,可是越闹求歪的大名打得越响,最后只有默认了。

尽管大家都笑话求歪白白消耗家里的粮食。他依旧我行我素,干这样活嫌丢读书人的脸,干那样活嫌丢读书人的丑。别人叫他帮忙做事,他总是说“空点倒”。父亲杨乾坤在世时,有父亲耕田犁地,勉强有口饭吃。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主要靠姐夫和姐姐送来的粮食度日。2014年,因家庭贫困,他家被评为低保贫困户,现在主要靠母亲的养老金和家里的低保金过日子。

和姜大力赶场回来后,不到五天,一条蓝黄烟、五斤肉、一瓶包谷烧,除了姜阿婆得尝几口肉汤外,剩下的全部消耗在求歪那张只会说“空点倒”的嘴里。一天傍晚,姜大力约寨上的杨老条、吴老宝一起到求歪的火炉房唱歌。姜大力和求歪同一年出生,比求歪小两个月,一米七八左右的身高,读到初中毕业,黝黑干瘪的脸上,摆着一个歪鼻子和两颗灯笼大的眼睛。爱说好话不爱干活,属懒人好一张嘴的那类人。杨老条,比求歪小两岁,读到小学毕业,一米五六左右的身高,粗壮、圆脸、秃头,属半天放不出一个屁的那类人,村民叫他“闷葫芦”。但他有个特点就是胆大,夜间一个人敢去深山捉毒蛇、竹鼠、野羊。吴老宝年纪最小,比求歪小五岁,一米六五左右的身高,读到初中毕业。说话时嘴老爱往左边歪,头发稀少又爱疏一个“中分头”,一副影视剧里汉奸的形象。他是村长吴通才的亲侄儿,自幼父母双亡,是吴通才把他养大的。

求歪、姜大力、杨老条、吴老宝他们都会吹唢呐,四村八寨哪家有人去世了,他们就去那里吹唢呐,混口饭吃。他们都会吹芦笙、唱苗歌,哪家有人结婚、生小孩、竖新房,他们就去吹吹唱唱,讨口酒喝。他们手里有一本记事本,记录着哪家年轻崽要结婚了,哪家姑娘要出嫁了,哪家马上竖新房,哪家老人病重什么时候断气?记事本藏在求歪家里,他们经常聚在火炉房,时不时地翻来看看,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错过任何一个混饭吃、混酒喝的机会。看着他们四个人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妇女主任顾巧巧把他们称为混吃混喝F4组合。

这一次,混吃混喝F4组合齐聚求歪家商讨吃喝大事。“这点低保金和养老金哪里够花,三下五除二就花完了。如今,两天没有闻到烟、酒、肉的味儿了,嘴里都淡出清口水来。也怪了,最近四村八寨就没有什么红白两喜?”求歪一边翻着记事本一边发牢骚。“后天,支书赵大炮竖新房。”闷葫芦杨老条放出了一句话。“对,有那么回事,下请帖给我伯了。”吴老宝摸着他标志性的中分头说。“你们一天到晚就整点捉蛇、捕鱼那些屁事,能干点有用的大事没?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向求歪哥和我汇报。你们看看,记事本半个月了,还写不上‘囍’字的半边。”姜大力说。

“你们瞎扯的闲话,能变出酒肉来吗?”求歪一发话,三个人就竖起耳朵来听。“上梁的吴道师跟他的儿子去县城住了,四村八寨只有我会上梁的祝词,到时候赵大炮肯定请我去上梁,你们这几天练好苗歌,到时跟我一起去找吃找喝。”求歪说完,四个人分头准备去了。

 

4

求歪所在的大平苗寨是大同镇花衣苗聚居的地区,花衣苗因其服饰色彩斑斓而得名。这里一共有和平、美丽、文明、富强四个村,和平村分为大和、大平两个自然寨,美丽村分为大美、大丽两个自然寨,文明村分为高文、高明两个自然寨,富强村分为高富、高强两个自然寨。大家将这个片区称为“四村八寨”。这里原来设四寨乡,后来归大同镇管辖,是该镇最偏远的片区。2014年实施“组组通水泥路”工程后,四村八寨才打通村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22407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