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抹不去的记忆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刘文波    阅读次数:14801    发布时间:2013-10-07

串门吃大户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都是一批刚出学校的年轻人,有的就是半大孩子,因此大多数知青都活泼好动,知青点之间经常互相串门走访,交流下乡生活中的体会,这种走访在知青中就叫做串门吃大户。

我们所在的杨家寨知青点,地处一个三行政区交界的地方,背靠蜿蜒曲折的清水江,所以这个地区间的十几个知青点都离得很近,互相间经常联系,走访看望也就非常地频繁了。串门吃大户,就是知青点之间互相走访慰问交流学习请客聚会,这种聚会互相间一般半年聚集一次。一个知青点要去另一个知青点串门吃大户,事先要通知那个知青点去的时间和去的人数。另一个知青点则要做好准备,拿出自己点上最好的东西来招待来访的知青。在这些走访交流吃大户过程中,有一次串门吃大户的特殊经历,让我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里,顺着山谷流下来清波荡漾的清水江江岸上,我们四男二女兴高彩烈地一路高歌,因为要去这里的知青点串门吃大户。一路上二位爱美的女知青不时摘两朵路边的野花放在嘴上闻着,口里不停地哼着“火车开进苗家寨”的乐曲,一副乐滋滋的模样。她俩青春靓丽的脸颊上冒出来的细汗,在阳光的照耀下有些闪亮,彰显着年轻女性活泼健康的风韵。我们四个男知青却高谈阔论,翻心收肚地收集着各地的酒词拳令,什么三国拳、弟兄拳、一口清、螃蟹令,你来表演一番,我演示一回,绘声绘色怪模怪样,越讲越兴奋越说越高兴,越表演越狂欢越演示越快乐,引得两位女知青捧腹大笑。接着又大聊起酒文化,什么酒壮英雄胆,武松酒醉景阳岗,打老虎不费吹灰之力,胆是酒壮出来的。猛张飞酒醉当阳桥,桥上大吼三声,敌兵倒退三十里,气是酒鼓起来的。大丈夫喝酒要有豪气,才显英雄本色。“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嘴上舔;感情薄,口上落;感情铁,喝吐血。”酒中才知道谁是真英雄,谁是真豪杰。一阵的欢歌笑语,一阵的酒词拳令,我们把烈日下走路的炎热全忘掉了,不知不觉中就到了这个叫江湾的知青点。

清水江畔的江湾,地处两山相夹的一个避湾处,形成一块天然的戳箕口洼地。这里山青水秀,规模不算很大的梯田一层一层地连到了村寨的边上,看见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悦目的感觉。放眼望去,村寨两头几处绿荫蔽天竹枝婆娑的雌竹林点缀其间,两株有上百年龄的柏相树高耸入云,虬枝老干黛绿黝葱,优美的环境会让人感觉到了世外桃源一般,当地老百姓称江湾是一块天然生成的风水宝地。

江湾优美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的知青点成为全县农村最大的知青点,有十五位男知青六位女知青,选择住在村寨中部两个相邻的农院里。左边的农院是一户殷实的农户,一排五开间的正房农户自己住,院子两面四开间的厢房楼上,右面住着十位男知青,左面住着六位女知青。这个农院对面相离二十米远的一个农院,农户住三开间的正房,剩下的五位男知青同样住厢房楼上的三间木板屋里。两个农院的二十一位知青都集中在左边的农院里吃饭,那个开饭的场面好闹热。

我们的来到,使江湾知青点立刻热闹了起来。这天正值星期天,各处生产队都放了假。我们到达那里正是吃中午饭的时候,江湾知青点的老大哥们已经准备好了特别丰盛的佳宴等待着我们。宴席设在左边的农院里,四张八仙桌的宴席在院坝遮荫处一字排开,非常地气派。

江湾知青点的老大哥告诉我们,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他们十天前特地到清水江边渔翁那里去订购了鲢鱼,鲢鱼可是最可口最营养的佳品,肉质非常地鲜嫩。你们真有口福,我们买到了一条二十多斤重的大鲢鱼,这种大鱼少有罕见,足足用去了知青点半月的补贴。另外又请房东给推了一大锅豆腐,用豆腐煮鲢鱼味道特别地鲜,再配上有花椒胡椒芝麻混着的油辣椒,与用土坛酽制出来的酶豆腐做成蘸水,那吃起来才叫绝。今天就专吃鲢鱼煮豆腐这道独菜,让你们吃过够。然后再喝点清水江边农民自己酿味道纯正的白酒,让你们过足瘾,大家好好地乐一回。

这次知青欢聚宴,除了两个知青点上的二十七位知青外,他们还请了本生产队五位喝酒高手,当然老队长也在其中。我们四位男知青被分到两桌,每桌他们选了六位能喝酒的来陪我们,有点非把我们灌醉不可的感觉。八位女知青正好一桌,一坐上桌就能听到她们叽哩喳啦的欢笑声。

谈笑间宴席开始了,一桌一大盆冒着热气的鲢鱼煮豆腐端了上来,用土坛子装着十斤重的白酒一桌一坛,真有点象水泊梁山好汉喝酒的味道。宴席开吃前江湾老队长说,大家先慢慢喝半碗鲢鱼煮豆腐的热汤尝尝,这道菜的鲜嫩味都在汤里。我一口热汤刚进嘴里,就有一股特别鲜美的味道浸入五脏六腑,那味道好鲜嫩好舒服。大家喝完汤,便大口大口地吃着油辣椒裹着的鲢鱼和煮得鲜嫩可口的豆腐跎子,好爽口好开心,每桌连上了三大盆,肚子吃饱了嘴巴还想吃,总觉得怎么也吃不够似的。

吃够了鲢鱼煮豆腐,紧接着喝酒就开始了。八个半大的土巴碗里盛着小半碗清香的白酒,每人必须一口喝干,碗里没喝干净的要罚同样多的酒。这样的酒每个人要喝三次,这叫做喝守酒。这些酒喝下肚,肚里就有了四十度的半斤白酒。这一轮守酒喝下来,全部喝酒的人就只剩下九人了,他们五人我们四人。

剩下的九人以知青点分为两个阵营,我们少一人找了位女知青补上,开始了最有趣味的划拳喝酒比赛。规则是两边每个人都要当一次庄家,每次庄划二两酒,分为六小份,输一拳喝一小份。要划弟兄拳一字清,错了罚酒自己喝。两边每个人要陪对方每人划六拳,输了的酒可以内部解决,也就是说总的划拳要喝十斤白酒。两边的老大哥先开头,我排到了最后。接着一阵五呀六的划下来,开头二局他们略占上风,第三局我们小胜,他们领先。接下来我胜他们的第四人,又代女知青出征小胜他们的最后一人。划拳喝酒比赛,两边旗鼓相当,互有胜负。可是大家都喝够喝昏了,兴奋的话自然多了起来。男知青还想喝过输赢出来,女知青则极力反对,不知谁把酒藏了起来,这场持续了四个小时的酒战才宣告结束。

趁着酒兴,知青们谈论起诗词歌赋来。李白的朝发白帝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轼的赤壁怀古,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你来一段我来两句,好是兴奋。江湾知青点的一位知青是我的同班同学,知道我毛笔字写得好又会吟诗作对,所以提议要我给江湾知青点现编现写两副对联留个纪念,所有的知青都鼓起掌来,有的去找纸笔墨,有的去熬浆糊,真是把我赶鸭子上了架。

左边知青点的农院大门上,一副“家居绿水青山畔,人在美景画中游”的对联贴了上去,橫联是湾江同韵。另一副“艳阳普照天地新,山青水新人年少”的对联贴在了对面知青点农院的大门上,橫联是紫阳高照。知青们说这两副对联不但字写得好内容也颇有诗意,内涵丰富喻意深厚。第一副对联把前临清水江后居美江湾意境写出来了,后一副对联把知青朝气蓬勃向上进取的精神写出来了,有新意有气魄。

夕阳西下的时候,清水江江岸上没有了阳光的照晒,我们迎着拂面的江风踏上了返回杨家寨知青点的路途。柔和的江风吹到脸上好清爽好舒服,撩心酒意已经消退了下去,一曲欢快的“敖包相会”曲子大伙哼了起来,这次串门吃大户的滋味真是爽极了,久久地令人回味难以忘记。

明天,我们又要走向新的生活。

 

当押礼先生

 

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各种风俗习惯婚丧嫁娶的红白喜事,无时不在充实着我们单调独特的知青生活。随乡入俗,到哪匹山唱哪首歌,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要很快融入当地人的生活环境,熟悉了解当地人的礼仪礼节,适应融洽当地人的情感交流,这是新的知青生活的必然选择。

娶新娘嫁姑娘,则是这些风俗习惯中最重要的习俗。我们知青点的房东家要娶新娘,姜二嫂点名要我给他家当押礼先生,新娘娶回来后要要我给他家当喊礼先生。农村只有村民中德高望重的人才能担当这两种先生,我深感责任重大,一个没经验的年轻人要当着两个寨子这么多人的面做好这两件事真是不容易,生怕有半点疏漏出问题对不起房东家的重托。押礼先生,就是男方家请到女方家去娶新娘的主事人,负责把男方家带去的彩礼和庚书交接给女方家,把新娘陪嫁的嫁妆运到男方家,安排娶新娘坐车,与女方管事先生做好对接,对应陪亲客酒席中的礼节,新娘娶回后做好交接。喊礼先生,就是主持新人拜堂的主事人,做好拜堂的准备,完成各种礼节送新人入洞房。

一个星月高悬的凌晨,杨家寨通往潘家山的山路已经逐渐地清晰了起来,五十多位年轻人迎着轻拂的晨风加快脚步行走着,中间走着两位女知青与两位村姑有点跟不上趟了,她们是去做伴娘的,这就是我带领的娶亲队伍。二十多里山路,眼看只剩几里路了天还没大亮。我叫大家放慢脚步不要走得太快,天没亮女方家不好接待。两位担着蔑制包箩的年轻人加快了步伐,包箩里装着男方家送去的彩礼和庚书,按照古老礼节他们和押礼先生要提前赶到女方家去交接。

天刚大亮,我们三人就赶到了潘家山的新娘家。潘家山这个地名听起来,就会让人联想到是个山坡上的村寨。亲临实地其实不然,潘家山寨子山青水秀,座落在一大片农田畔的一个临湾处,几十户人家散落在山脚一块洼地上,其实说自然条件并不比杨家寨差。

女方的主事先生是一位五十多岁的长者,一看就知道是位农村中精明能干的人。主事先生看见我这位押礼先生太小太年轻还有点不相信,后来知道是位知青就不敢小瞧了。我与他当着女方主人的面,把彩礼和庚书一一进行了清点交接。我们刚做完交接,娶亲的人就全部到了。四个姑娘被主动进了新娘的闺房,去履行做伴娘的职责了。

女方看好的时辰一到,娶亲的人就开始抬女方的嫁妆,两人一组抬起就走。新娘子由四个伴娘陪着,走出了她从小就住着的闺房与双亲泪眼告别,坐到了请来的马车上。我招呼着抬嫁妆的人注意保护家具,特别选了两位细心人抬缝纫机和收音机,这可是农村人的宝贝。那时时兴三转一响,农村人陪嫁有一转一响,那就是不简单的家庭了。娶亲的人一组组地走完后,我便与女方主事先生进行交接履行完手续,便与男送亲一起上了路,因为女送亲坐马车去了。

一路上,我与男送亲们聊起了农村婚嫁的习俗。农村婚嫁有很多的风俗,从媒人一进门开始,接着就有订亲、讨庚、送期、去彩礼等规矩,杂七杂八地加起来称着三回九转,少一回都是不行的。这些习俗中去彩礼的规矩特别多,特别是写彩礼的礼单有讲究规矩多。礼单要从人的头上往下写到脚底,不能乱写不能错位有落掉的,还要把送去彩礼写成对或双不能有单数,比如一对头花一双梳子,意喻新郎新娘成双成对永不分离。婚嫁时男方有男方的规矩,女方有女方的规矩。男方娶亲时要先送去写有生辰八字的庚书,送去双方父母商定好的彩礼,女方家没意见才同意去娶人。我们一路互相攀谈,一路说说笑笑,不知不觉中就回到了杨家寨。

走进杨家寨,知青点房东大门上贴着我写的“紫薇高照庆华堂,红日东升喜气扬;橫联喜气临门”的红对联,很耀眼很好看。院门左侧两个喇叭手的喇叭吹过不停,一大群半大小孩围着喇叭手自由地嬉闹,嘴里大声地吼着喇叭里吹出的曲调,“乌哩啦,乌哩啦,接个新姑娘来烧茶”,真是热闹极了。噼哩叭啦的鞭炮声响得震耳,鞭炮炸开飘飞的纸絮落满了院子,的确会让人感受到主人娶新媳妇的热闹氛围。

房东的堂屋里清扫得很干净,堂屋正中墙壁上贴着我写的一个很大的忠字,意含忠于伟大领袖的意思。忠字牌的墙壁下面安放着一张大八仙桌,八仙桌两头绑着一对大红烛,这是为新郎新娘拜堂时准备的。八仙桌右面安放着两把木凳,这是给房东夫妇准备的。八仙桌左面空着,那是我喊礼主持的地方。

一切准备就绪,拜堂开始了。两位四五岁的男孩女娃手里拿着燃着的小红烛,在父母指引下去点燃绑着的大红烛。这时房东夫妇已被人请到了木凳上坐下准备接受新人拜礼,脸上还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在两个小孩将大红烛点亮的一瞬间,外面的鞭炮声同时响起来了,“乌哩啦,乌哩啦”的喇叭声奏得更欢了。

鞭炮声过后不久,我清了清嗓子宣布带新郎新娘入拜堂。新郎新娘在媒人的陪伴下,双双入了拜堂。新郎新娘没有象过去那样用红布条连着,新娘也没有红盖头,一切从简从快,要带头破四旧。新郎新娘按事先讲好的要求,两人挨着站在忠字牌的下面。拜堂礼仪开始,我高喊向伟大领袖三鞠躬,过去是拜天地祖先,新郎新娘依礼鞠躬。接着又高喊向父母双亲三鞠躬,新郎新娘依礼鞠躬后,新娘改口叫爸妈,乐得姜二嫂合不拢嘴,铜红的脸颊上更加地红润了。我有意把时间拖着不急着喊下一个礼程,让姜二嫂夫妇在众人的注视下有些不自在了。姜二嫂用好看的凤眼瞪着我望,知道我是在有意和他们夫妇开玩笑。我急忙避开她的瞪来的目光,高喊着新婚夫妻双方对拜三鞠躬,新郎新娘依礼鞠躬。随着宣告拜堂结束,带新娘入洞房。新郎新娘在媒人的带领下,离开了拜堂。新娘刚一走,气极了的姜二嫂就发威了,举起拳头就追着我打,惹得围观的村民哄堂大笑。

新郎新娘的洞房布置得很简朴,一张老式架子床安放在窗户的对面,床上放着两床红棉被,女方陪嫁的衣柜条桌梳妆台都是老式的,只有桌上的收音机和挨着的缝纫机有点现代化气息。房门和窗帘上张贴着两位女知青连夜剪制出来的红囍字,茶几上放着两瓶采来的山茶花,房门上贴着我写的“一对革命青年结连理,两位批修战士成伴侣;橫联革命到底”的红对联,简朴中透着喜庆的气氛。女知青们四位伴娘正陪着新娘子拉家常,一些小女孩也跟着进去看闹热,一些年轻媳妇在洞房门前张望着新娘子,嘴里不停地说着悄悄话,不时还传出呵呵的笑声,好象在回味着自己当新娘的感受呢。

接下来陪送亲客入酒席,这可是一件大有规矩的事。主人家特地选了一处静一点的地方招待送亲客,女送亲坐一桌,由四位伴娘陪,没有什么规矩,陪她们吃好就行。男送亲坐一桌,由押礼先生和老队长陪,规矩可多啦,要说四言八句。陪酒的规矩,我虽然知道一些但不全面,老队长事先说好的,我喝酒负责,他应对四言八句这些规矩。

酒席开始,老队长先与女方的主事先生讲规论道,好一番舌战难分胜负。接着就比酒量我主持酒席,开席三杯酒,每杯一两五,可以慢慢喝。这一轮喝下来,送亲客们都喝不下去了,只剩主事先生一人还能喝。老队长见状也退了出去,就只剩我与主事先生对喝。我们说好各划十二拳,就不再喝了。二十四拳划下来,他吃了十八拳酒,算是服输了。事后主事先生逢人便说,那个小知青学过心理学的,没人能划得过他。

农村的风俗习惯同样多样多彩,给我的知青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当押礼先生只是其中的一段趣谈。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268109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