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2015年度作家奖】桑荫(外二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    阅读次数:11099    发布时间:2015-10-22

作者:刘发祥

刘发祥,男,1962年5月出生,贵定县云雾中学教师1981年8月参加工作。自1986年始,在工作之余主编校园文学刊物《云雾山》三十年,四十五期,并笔耕不缀,已在《散文选刊.原创版》、《散文百家》、《散文家》、《新文学》、《夜郎文学》、《中华作家》、《当代作家》、《世界华文作家》、《贵州政协报》、《中华周末报》、《贵州铁道文艺》、《贵州文学》、《文学纵横》、《绿城文学》、《未央文学》、《中国文学》、《现代新文学》、鲁迅文学院新创作丛书《蓝色的情韵》、《散文选刊》杂志、北京古风文化艺术研究所举办的“古风杯”征文、《中国作家》杂志第二届金秋之旅征文、杂文报《寸心集》、《散文百家十年精选》等书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近三十万字。散文《斌,你好吗?》获《散文选刊•原创版》与中国散文年会举办的“泉林本色杯”我的一封信2013全国散文大赛优秀奖。2013年9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个人散文集《凤凰栖居的地方》。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黔南州作家协会理事。


工作了二十八年后,终于拉钱欠债在学校周边的僻静地方置办了一处小房产。房屋是他人建好了的,手续交割清楚后经过一番清理打扫就现现成成的搬了进去。

房屋虽小,却有庭院,这是让我极为欣喜的。四季绿荫,鸟语喧嚣,鲜花连连,让我的小家充满温馨。我还利用每一个角落,在有限的庭院里栽了花椒、桂花、石榴、芙蓉、小叶女贞、鸳鸯茉莉等树种,以及兰花、一串红、十样景、蔷薇、法国兰、栀子花、水仙等花卉,十分惹眼,故而飞鸟是常客,蝴蝶、蜜蜂、蜻蜓亦是隔三差五的光顾。

庭院一角,窗前那株郁郁葱葱的桑树,是颇值让我浓墨重彩的。据房屋的前主人讲,其是大约于十八年前在不为人知的时候生长的,也可以说是天赐的神来之物。我家搬来的时候,已经有普通吃饭的小碗的碗口粗了。而后八年时间,随着年轮的增加,如今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每一年,当我们迎着春风跨过春天的门槛时,桑树就迫不及待地抽出孕育着花蕊的芽孢、又像是不曾出过远门的村姑很羞涩的探头探脑的含苞欲放。这个时候,不知在哪个山头躲了一冬的鸟儿,也赶紧飞将而来,在桑树枝上一边梳理着羽毛一边叽叽喳喳地闹春。

一天天地有了鸟的陪伴,桑树欢快的绽放着花蕾。白色的小花一串串地缀在枝头,仿佛纷纷扬扬洒下的一场雪。一个多礼拜后,陆陆续续的花瓣落地花蕊凋零,随之而来的是一片片鲜嫩的绿叶精灵般地粉墨登场。

就像一个默默无闻的平凡普通人一般,桑树没有挺拔的身躯,也没有能够给人留下好印象的景观;自幼从地面并排生长的五棵枝干东南西北的自由舒展着身姿,仿佛五条蜿蜒欲飞的腾龙,又好似一对海誓山盟的夫妻,带着他们的子女相拥在一起凝望着蓝天白云,眺望着远山。待到初夏,仅仅七、八米高的桑树便飞快的抽条、蔓延,小孩巴掌大的叶片更是密密匝匝,树冠下近三十余个平方的地面一片浓荫。

天气炎热的时候,邻居将面包车开到我家围墙边,伸出围墙外的树枝正好将车遮完,挡住烈日的热浪。围墙里的树冠下更是一个清凉的世界,摆它个三、五张的吃饭桌绝没有问题。

我历来经不住热,无论做什么都爱汗流浃背,于是就常常坐在树荫下闲气、看书;还一边与同事与我的农民朋友喝酒谈天摆龙门阵,一边享受清凉,很有一种赛神仙的感觉。

桑树更是鸟的天堂。每天清晨,我在睡梦中都要被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叫醒过来。推开窗,它们就“呼啦啦”地远去,仿佛惊扰了我的清梦,而害怕我的责怪。事实上,我从没有过要责怪它们的意思,屋旁有一棵桑树,又有这些精灵来闹热,我感激都还来不及呢。我也从没有数清楚过这棵树上究竟有多少只鸟,鸟们飞来又飞去,一拨一拨的络绎不绝。它们藏在树荫里,或窃窃私语,或叽叽喳喳,或追逐打闹,或成双成对的呢喃絮语,或沉默寡言,幸福之至呵。

因与这棵桑树的不解之缘,我时常深深地陷入沉思之中,慢慢的寻找着一些值得去体味,让我的生活得到充实,使我的生命充满希望的东西。

言及桑树的渊源,古书云,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博桑,叒木也。叒,音叒。博桑就是叒木。相传太阳神和母亲羲和驾着车子,每天周而复始地从生长在东方汤谷的扶桑神木出发,到西方的虞渊谷落下。故先祖们就毫不犹豫地将桑树视为神木,将其神化。又有《山海经▪海外东经》述:“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及《玄中记》曰:“天下之高者,扶桑无枝木焉,上至天,盘蜿而下屈,通三泉。”桑树由此登峰造极,高雅之至。

药王孙思邈是个绝对无私的实用主义者,从他的角度出发,他独具慧眼的发现了桑树的万千妙处。于是乎,他不但每日于桑树下孜孜不倦地为源源不断的来求医的人拿脉诊病针灸,而且将桑叶用到极致,指挥他的弟子们根据他的秘方将其制成药品广散天下,实现他一生医者仁心的愿望。所以他的人脉极好,上到皇帝大臣下至卑微百姓,无一不公认其为世间值得树碑立传的大好人,最后以一百多岁善终。我想过,作为干事业的人,他也一定遇到过失败与绝望,甚或不理解,只不过他老人家定力强能降服自己的内心,安然回归自然。

桑树有魂,有灵性,于世间价值不可穷尽,更在于它被一代代的文人墨客赋予了不朽的文化韵味,诸如《采桑子》。

采桑是古代女子重要的农事活动,而人类祖先早期的活动主要是繁衍后代。史书载,黄帝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黄帝得以“垂裳而治”,这说明我国种桑养蚕的历史非常悠久。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不少关于采桑女的爱情故事。有了男女情爱这个主题,采桑自然成了人类代代讴歌的农事了。如:《诗经》中的《豳风•七月》、《魏风•十亩之间》、《魏风•氓》等;汉代乐府中的《陌上桑》、南北朝的《采桑度》,唐教坊曲《杨下采桑》、大曲《采桑》。流传千古的传统词调《采桑子》,就是从唐代教坊曲中的歌舞大曲《采桑》中截取一段而成独立的一个词牌,子则是曲子的简称。

在当代社会里,除了另类者不惜手段追求权利与金钱外,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有品味、有质量、有文化,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的坐看溪云忘岁月,笑扶鸠杖话麻桑,让自己满心清香参禅得道呢?说到底,我也还没有脱俗,仅仅是努力希望去如此而已。只不过看书多了,看世间透了,便有些微悟,众生皆匆匆过客,何必太看重生死名利。想想一切空空,就会释然,就会大彻,超越自我。终有一天,我最后只存一个意念:去吧,到彼岸去。

抬头望望苍穹下南归的大雁,看看无垠的原野已是一片萧瑟。噢,现已时至乙未年深秋,清风习习,落叶声声,桑树尽显沧桑,然鸟雀们还在痴痴地不舍。于是我心依然,桑树的神圣丝毫没有退去。我永久的感激,桑树给予的那片绿荫。

禅是一枝花。有缘的,茫茫人海,千万里的地域,万千年的时空终是贯通无阻。

僧问云门禅师:树凋叶落时如何?

云门云:体露金风。


雨中拜师


说起来已是过去不少时日了。一天,从县局办完事乘中巴车赶回学校。虽似一头不知道休息的牛,却也感到是一路的劳累,一身的疲惫,根本无暇观望窗外的风景,只断断续续地打盹。一个梦的意境才刚刚开始,继而就被车遇路坑的颠簸震醒过来,还是那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老风景。

突然,前排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回过身来和我说话,“老师,你回平伐啊。”

我说,“是呢。”

“您老今年有七十几了?”他接着又问道。

我懵了,找不到北了,满头雾水。这是从何说起啊?我才过天命之年呢。

“在您老面前,我何敢称老啊!我才五十出头呢。”

无语......

回到家,我边泡壶人们称之为莲花白的老粗茶慢慢的品,边认真地三思反省,我真是老了么?有点像背“老三篇”。

十九岁那年,我便离开孤独的父亲,只身来到这号称中国苗岭贡茶之乡的云雾大山里谋生计,做了一个孩子王。悠悠三十四年岁月,内中的滋味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悄悄地留存在记忆的硬盘里。我做过当一名好老师的梦,无奈定力不佳,十数年依然离教育圣坛的精神境界遥遥无期。又曾经努力过改行到自己喜欢的文化宣传部门去工作,却因不懂得社会的潜规则而屡屡无功而退。最后,倒是改了行,却是离开讲台做了一名学校会计,然而到了两鬓斑白的年纪都还依旧是名不正言不顺,没有证啊。尽管被人视为不务正业、不伦不类,依然在文学前辈黄老与莫逆之交世江的感召和引导下,我行我素地用近三十年的时间办一份并不成功的校园文学刊物《云雾山》,目的是想给难有发表机会的文学爱好者们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同时也鞭策自己不断的练笔。难以说得清楚,我究竟耗费了多少笔墨纸张。还好,由于这么些年的坚持,我断断续续地在全国大小报刊发表了近二十余万字,出版了一本集子,《云雾山》也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我也还斗胆在省州作协、中国散文学会、西部散文学会谋了一个会员的名头。

时至今日,我有些爱胡思乱想的头已缀满霜花,并落下不少于三、四种疾病,经常性的不是今天痛风发作,就是明天血糖高升。机器的内瓤已经朽化,一工作就砰砰着响。这不是老,是什么呢?我的人生风景正在慢慢拉上帷幕,步履瞒姗地在夕阳的余晖下回望来时的路......

然而,就在前不久,我灰暗的思想开始动摇了。

一个周末,我和一个老同学、一个同事开车到都匀去专程拜望我们的高中班主任老师杨朝刚先生。

那一天,天公不着美,整天烟雨蒙蒙,中午时分甚至还下得稀里哗啦的,似乎要考量我们的诚心。

将近一点钟时,我们师生如约见面。尽管天冷飕飕的,两代人依然不停地寒暄、激动、热情,旁若无人。

“振祥!发祥!我的老学生,你们来了啊!”

“杨老师,这么些年没见了,您还好吗?”

“好,好,好。你们看,还硬朗着呢。”

说着,杨老师就拉着我们去找饭馆吃饭。他走在前面,我们在后面跟着。走不到两分钟,他就和我们拉开了近四、五米的距离。我只紧紧的跟着,不时地催老同学和同事小莫走快点。我勉强能够跟着杨老师走进一家饭馆,反脸却发现他二人没有跟上来。打电话过去,才知道他们走丢了。

饭馆里,杨老师叫我们自己点菜,说他去去就来,就快步走出饭馆,像一阵风。十来分钟,他回来了,从袋子里拿出一瓶酒,我看这瓶酒不低于三、四百元。

服务员把菜端上桌,杨老师忙不停地招呼我们。

“你们饿了,我们边吃边聊。”

三杯酒下肚,我们把从高中毕业后的学习、工作情况向老师一一叙出。

“不错,不错。我的老学生出息了。”

我回忆说,一九七八年初,高一第二学期五元钱的学费都是杨老师帮我交的,那时家里穷啊。他摇了摇头,“有这事?不记得了,不记得了。”

接着,杨老师把他在我们毕业后的一些经历也聊了聊。我们这才知道杨老师早在本世纪初就先行开了延迟退休的头。杨老师本来应该在九八年退休,学校领导舍不得这样一个教学业绩卓著的好老师离开,便动员他留下来再干几年。杨老师觉得身体也还好,干几年没问题,就一直干到2001年才正式退休。整整四十五年的教育工作,让他付出了一生的青春年华,也得到了桃李满天下的回报。

退休后,杨老师一身轻松,一方面帮儿子们带带小孩,买买菜做做饭看看电视,与家人享享天伦之乐;一方面又与那帮老票友于文峰广场一隅的亭台边交流学习京剧的心得体会,或拉拉胡琴,或拉拉二胡,或敲敲鼓,不时又吼上几嗓子,来一段《定军山》或是《打龙袍》。多自然、多充实、多真实的退休老头啊。

聊着聊着,我们感叹愧对老师的教诲,几十年埋头深山,既没能谋个一官半职也和名师无缘,耀眼的光环虚无缥缈。杨老师即刻打断我们。

“话不能这么说,中国十几亿人哪能都有官职或者成为名师啊。依我看,有职位,做名师当然无可厚非,做普通人一样幸福。一次,我在一个学生家做客,他要高你们两届,现在是一个自治州的州委书记。一大桌人都是有头有脸的。当时我说了一句话,说你们能有今天的成就我很高兴,但是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千千万万普通人的铺垫,又会是怎么样呢?”

这一天,我们师生都很尽兴。

回到家,我反复细细琢磨、思忖,一个七十七岁的老人,难得有这么杠杠的身体,一颗年轻的心。

想着杨老师,我记起邓开应先生给我书题的一幅字: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就是这个道理,值得花一辈子的心血去探索。


幸福,是那抹天边的云彩


在苗岭茶乡从事教育工作了三十四年,弹指一挥间,一个光鲜亮丽生龙活虎又不谙世事的毛头小伙变成了满面沟壑纵横,走路步履蹒跚、还经常在车上被让座的老头。几十年的光阴,岁月的流逝,不经意间就熬白了头熬驼了背,机器也毁损得面目全非而至小修不断大修在即。

有时候一想起他人很轻松地就能混个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先进班主任,再不济也是一个不下文的中层干部,心里就像打翻五味瓶,颇不是滋味;汗颜之至,虽然工作尽职尽责,也写了不少的论文,不少的旅游文化以及体验文章,到头来依然无颜见江东父老,无缘问鼎这些荣誉。我时常在想,这些幸福的事儿怎么离我那么远?

不过又回过头来想,我爱好写作呢,写作的确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特别是看着我熬更守夜辛苦而就的文字发表在书报期刊上时,收到中国散文学会、贵州省作家协会、中国西部散文学会、黔南州作家协会寄来的证书时,心中乐悠悠的好似进了蜜罐一般。于是乎复杂的心情让我有意无意的腾出一定的思想空间去思索一些有关幸福的事儿。

回想过去往事,我这一生的教师生涯中还是做过一个学期的班主任的,虽然百般努力但仍是不算不成功。我做班主任后选了一个叫赵海的学生当班长,他却喜欢用武力来帮助我管理班级,隔三差五的就有学生来投诉。我向他讲了N多次的道理,总是不奏效。后来学校举行篮球比赛,他组队参加,竟然将其他队打得落花流水。离校后,他走入社会,就没有了音讯。二十多年后,他又重新进入我的视线。之后许多年一直对我热情有加爱戴万分,这让我心里暖洋洋的,幸福感倍增。

同是这个学期,学校搞了一次歌咏比赛,一个姓邱的女学生主动要求参加,她参赛的歌名叫《幸福在哪里》。她每天都在积极的准备,我也为她不停的打气。谁料上台后,才唱了一半多一点就卡壳了,还好在她大方,没有哭鼻子。

幸福在哪里

朋友啊告诉你

她不在月光下 也不在温室里

幸福在哪里

朋友啊告诉你

她在你的理想中 她在你的汗水里

......

我想,那一定是她还年幼,还没有真正的理解生活、幸福的含义,否则是不会半途而废的。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喜于打伙计认老庚,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也没有脱俗。前些日子陪姚老师到巩固一个布依山寨去认伙计,布依人礼仪重热情好客,免不了一场酒席大战。酒席上年轻人身体棒,越喝兴趣越浓,正当他们酒兴正酣的时候我因不胜酒力,故半场而退。

主人家院门前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田园,那迎风摇弋的水稻如同精力旺盛的少年不知疲倦地舒展身骨,健康的生长着。我在田边的机耕道上漫步,自得山水之乐。这时,四个八九岁的小孩每人拿一棵竹竿,一根竹篾在我面前来来往往的穿梭忙碌。仔细一看,他们是在先将竹篾弯成一个圆,然后把两端并在一起插入竹竿的一头固定好,分头到人家户的屋檐下沾蜘蛛网。沾了厚厚一层的蜘蛛网后,就仿佛是一支长长的网球拍。这些工作完成后,小孩们就欢呼着奔向田坝。干什么?在农村生活过的就知道,他们是去网蜻蜓。

农村的小孩苦,没有奥特曼光头强可看,没有电脑上网,没有游戏室台球室进,他们却自有他们的乐趣。纯真,无暇。幸福指数一样倍儿高。

有的人有身份有地位不差钱,却精神高度紧张,时时想着身后会有一双恐怖的眼睛在望着他。有的人已经很有钱了,却还要伸手在国家的国库里乱摸,甚至不惜抛弃人性去吸老百姓的血,最后落个不光彩的结局。有的人辛苦一辈子,挣下不少产业成果辉煌却无视健康,还未言及退休就已病入膏肓。日子过得鲜,那是短暂的;花园洋房豪车算什么,再光鲜华丽不过是过眼云烟,老婆擦干眼泪转身就会拥入他人怀抱。这些是真真与幸福无缘的人。

云雾场坝有一个叫老本的瞎子,一辈子以乞讨为生,却有一个哑巴女人自愿做他的老婆,还生了两个小孩。他们往往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家子温馨地吃着别人的残羹剩饭,没有忧愁没有烦恼,也可以说是没有思想,但你能说他们不幸福?还有一个叫白妹的老男人,亦是靠人施舍生存,不过他大多不吃别人的白食,总要帮人家扫扫地抬抬煤才心安理得,吃了饭他还不忘喂一喂他的小狗,然后抱着小狗四处溜达,一脸的笑容。他每次碰见我,都要轻轻地对我说一声,老师你好。朋友,你说他是否幸福呢?

云雾历史上有两个人让我钦佩之至,一个是乡间绅士李春山,年轻时攒下不少钱,却全都用来为地方修桥补路,数十年不间断。受他的感染,很多绅士都参与进来,于是云雾就有了伏虎寺、断桥、古驿道、飞云洞、圣旨碑等景观遗存下来。另一个是莫沙寨的莫异坤,放着好好的清朝县令不做,却跑到家乡来当孩子王。满腹经纶的他一心只希望把满肚子的水用来滋养家乡的这片土地。用生命给予他人幸福的李春山莫异坤,将自己的幸福化解成了那份厚重的爱,而得到了后人无尽的念想。

可惜这种幸福的事儿太多人不懂得去拥有,腰包硬了宁肯去开网吧赚未成年人的钱或者豪吃豪赌,家门口的公路上有了坑,宁肯让烂泥浆沾在自家门上墙上也不愿去弄点沙子来填补填补。修桥补路之类的公益事业仿佛只是个别神经质的人的专利。倒好,如是有车翻在路上,全有了精神气,一拥而上哄抢。民族的劣根性暴露无遗,优秀的传统文化遭到侵蚀,又实实在在的践踏着中华千年文明。幸福故而远离这类人群。

我敬服老作家石坚,他仅一句话“帮助不幸的人是我最大的幸福”就足以让我辈顶礼膜拜。

我的根在农村,质就是一个字,俗。高贵与大雅之堂是另一个世界,我的资质只能是在世俗社会里探讨其所谓的幸福之理。

当今世界喝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其一是实用功效,说其能益寿延年难有使人信服的根据,说其可以解渴,破睡提神甚至有一些药用价值却是不假。其二是有所升华,多用于祭祀、礼仪,更有人将之提升到精神层面,禅茶一味就是一说。其三是被有的人视为一辈子都离不开的知己、朋友,天天形影不离。讲究的在品茶前还须沐浴更衣,焚香奏乐。不少人都相信茶可以滤清梦境、安人魂魄。简直神了,都成有生命的物件了。通茶性是一种幸福,有的人却只能在绿叶汤水的认知里徘徊。

别说农民是粗人,他们懂得寻常人难以理解的爱,土地是他们的乐园,是他们的生命,故而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细细吟听土地那韵律整齐的呼吸声,与之交谈,与之交心。庄稼是他们共同的儿女,望着这些健康的生命在一点一点的往上长,心里乐滋滋的不禁会哼起自己喜欢的小曲。这是最自然、最纯真的幸福。

有的人满心的喜欢、爱慕一个最为心仪的女人,然而却因为难言的原因不能与之厮守终身,又被命运之神莫名地刻上了深深的烙印,永不能舍弃。这样,就只能是一生永久地站在远处暗暗地想恋、关注,静静地听一听那充满诱惑的声音,默默地看一眼心底西施的尊容,甚至仅仅一个背影,哪怕是在电脑上详端一张张充满无限灵动的照片,就已满足。这种等待是漫长的,没有结果没有希望遥遥无期,连表白的机会都一次又一次地被自己理智的抹杀掉;然而他们却苦行僧般不离不弃义无反顾默默的等待,他们不将之视为痛苦,反而视为一种上苍赐予的幸福,因为这是其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不知道,至少在爱情方面,希望比自由更珍贵。

很多时候,风烛残年的我是颇为孤独的,这很符合我的性格。我常常是喜欢一个人独处一边看书,或是漫无边际的游荡,田间地头丛林草坡,时而伫立风中,时而青石板上静坐,以路边小树脚下小草为伴,沉思,沉思,沉思。仿佛灵魂已游离于躯体,就像天马行空,自在的寻找那一片可以滋养生命的乐土。没有他人的参与,没有外来的干扰,独自于净土安享时光,这无疑是我一个幸福、美妙的时段。

有时候我亦会在家兴趣浓郁专心致志的烹小鲜,弄上几个色香味俱全的小菜,然后满上二两小酒,和兄弟朋友同事边吃边叙。茶余饭后又围坐根雕茶几,斟上几盅云雾香茗慢慢的品味,一会儿绩效工资怎么还不来,一会儿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一会儿七里冲牛打场地天南海北的胡吹。这个时候,我是满脸的幸福。

幸福是给有准备的人,也给有心有缘人,也可以说无处不在,只看我们把握住了没有。由此我的幸福还更在于喜欢一个人默默地在庭院里听树上那悦耳欢快的鸟鸣声,傍晚时分站在家门口的小路旁静静地观望翠云堆积的云雾山,还有天边那抹霞光万丈的云彩。


【编辑:与文为邻】

已经有 22 条评论
最新评论

随缘 : 2015/11/9 9:23:53

数度细阅《桑荫》一文,慢慢审视大千人生,我们一辈子都在修炼自己,使得光阴更加禅意。思来思去,我以为发祥文友已渐入净心静思的意境,那就是,世间最安逸惬意的岁月,莫过于把酒话麻桑,保管好自己的心灵。

九龙 : 2015/11/9 10:08:17

仔细拜读刘老师的文章,如高山流水,涓涓细流,平凡的情感里透出不一样的真挚。

-sorrow : 2015/11/7 14:45:38

高山流水品佳作,文章雅致不忍归。朋友文笔真棒,仔细拜读很是感动,正如“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之言,每个人只要心不老就永远年轻。

云山雾海 : 2015/11/5 16:21:46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一个有渊博的学识、有大爱的教师不但能为人师表,而且可以深深地影响着其学生一生的人生轨迹。授人玫瑰,手留余香。《雨中拜师》的杨朝刚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用毕生心血传道授业解惑既普通又伟大的师者,作者对之感恩,正是得到了他的真传。倘若感恩能成为时下的一种时尚,和谐社会将会名副其实的“和谐”。这篇文章以其流畅的文笔、朴实无华的语言让读者感受了一股浓浓的情意,并解读了大爱无疆的真正涵义。

原来如此 : 2015/11/26 8:56:19

反复阅读文友《雨中拜师》,深感您对师者的崇敬是发自内心,真实而无掩饰;我们都不能否认,人类灵魂工程师是世界上最可敬的人,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又必定是一个个清纯如水的心灵!一个个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一个个给生命注满希望的人!做不到这一点何敢称师? 欣赏美文佳作,值得点赞。

南天一剑 : 2015/11/20 9:07:57

读发祥文友《桑荫》(外二篇):文笔练达,意亦周到。抒情恳切,一气呵成。笔灵心慧,极富诗意。真情流露,感人肺腑。室雅何须大,钱好不在多,幸福在心情。

向前走 : 2015/11/17 9:48:49

拜读《桑荫》:意外的擦肩,都只为成就一份有缘。别忘了,我们的世界你曾经来过。我们在虚缈的网络里,在遇到彼此的那一刻没有错过,感谢缘分给了我们这次的相遇与相知!因为多了朋友就少了孤单。祝大家幸福快乐,开心每一天!

夫唱妇随 : 2015/11/13 15:05:39

幸福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释然;对于某一个特定的人群,有房有车有美女相伴,不能说不是幸福;“幸福,是那抹天边的云彩。是帮助不幸的人。是与一生相依相伴的土地、庄稼交心。”既真实,又是人生大爱的真谛。我以为,这必是刘先生心的流淌。

洪边剑客 : 2015/11/12 20:01:47

默默奉献一生,奉献给大山,奉献给孩子,也奉献给文学,文笔细腻之中灼烧着的是一份真情,一种执着,认识是缘,20多年前就认识的“你”,挥挥手,你已一头银发,宝刀未老,且精神依旧,贵定有你是贵定之幸,云雾有你是云雾之幸。

直为人,和处事 : 2015/11/10 10:25:53

杏坛苦守终无悔,边地贫居更淡泊;游子情留棲风处,先生必向盛时疴。云山乡雾垂千古,小九文章心底歌。读先生的文章,甚感寓意深刻,哲理满篇。文如其人,人如其茶。好文章。

云雾教育指导站(唐正祥) : 2015/10/29 12:07:23

笑看人间俗事,静读天下文章。刘老师的高品位生活!

常青树 : 2015/10/27 11:18:12

文动人心,亦懂人情。字字句句,如风如云。好一段“幸福是给有准备的人。。。。。。那抹霞光万丈的云”,让人揪心纠结,发人深省。

春哥 : 2015/10/26 17:48:57

读刘老师的作品,除了感受那份清新淡雅的意境、真实质朴的闲情,还有一份暖暖的感动,平淡之中见真情。很早就有这种想写点什么的冲动,抒发的就是这份情感,却总未能成愿,原来是自己想复杂了,其实质朴的才是真实的。拜读刘老师的三篇文章,如一缕田野的清香扑面而来,让人沉醉其中……

好人好梦 : 2015/10/26 16:06:36

我多次静心精细地拜读了刘老师的《桑荫》(外二篇)。被他朴实诚挚,清幽淡雅,韵味丰盈的文辞再次感动。刘老博古通今,善诗词歌赋、小说等,集大成于散文。饱经风霜,笔耕不辍,数十年如一日,硕果颇丰。百忙之中,栖身于斯,一院花香,畅荫于桑下,犹如陶渊明爱菊般的爱桑荫,何等的惬意。看花开花落,品百味人生,悟人生禅理,道生命的意义!刘老的文章,其如他的人品,清新淡雅,朴实无华,韵味无穷,厚重脱俗,豁达开朗,清如茶香。明镜一样精神的境界,超然脱俗,“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刘老是我等的楷模,尤其是他的精神境界,值得我们去领悟、去追求。

老木瓜 : 2015/10/26 13:01:09

心素如简,人淡如茶。拜读刘老师的《桑荫》以前,我常常哀叹时代的混沌、人心的险恶,以至于怀疑这世间是否还有净土尚存。拜读刘老师的《桑荫》以后,我才发现自己以前的怀疑是多么的狭隘、幼稚。刘老师再一次用他的《桑荫》向世人证明了:“这世间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心中建起一座庭院,一座像刘老师所言那样的庭院,做一个敬仰桑树的人!

断章 : 2015/10/26 11:01:34

走进刘老师的庭院,心情豁然开朗。 每个人心中都期冀着一片净土,无论是悠悠过客还是匆匆归人,跟着你的妙笔便可体会到一份久别重逢的安宁与悠然,使得漂泊已久的心绪在这片故园得以依靠栖息。那无数人日夜痴妄的桃花源,不在山重水复的云林深处,恰在你的庭院里。从此情思深种! 心似莲开,清风自来。除却宁远心境与绰绰风景,你的桃花源让纯洁善良的智慧本性在心里根深蒂固。唯有如此,我们的灵魂才可踏实地长驻桃源,再不必于外界颠沛流离。

☆思的飘逸☆ : 2015/10/24 12:40:14

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有多少人能坦然的做到呢?朴实做人,朴实生活。书写单纯善良的人生,是作者追求的境界,也是你我追求的境界。

心青囗人 : 2015/10/23 23:41:00

不是佛前才会参透,不是寺里才会了然。无情的坐在云端,也只会念着功利;有情的哪怕桑荫一隅,也能道法自然…… 就在案前,就在民间,就在凤凰栖居的地方,书只是巴掌间的文字,而您的精神则是无边的宁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谢谢作者!

沉默的大多数 : 2015/10/23 14:52:19

终生书卷气、未老先白发、守望桑海田、翠云堆积云雾山。 浓郁酒香飘、娇小伴月影、仰望云深处、清茶溢香福安居。

风影 : 2015/10/23 12:46:24

再读刘老的文章,犹如宗宗的山溪水流过心田,清澈透亮,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沁人心脾,另人流连忘返!

蓝色冰咖啡 : 2015/10/23 11:11:18

“树凋叶落时如何? 体露金风。”、“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我的幸福还更在于喜欢一个人默默地在庭院里听树上那悦耳欢快的鸟鸣声,傍晚时分站在家门口的小路旁静静地观望翠云堆积的云雾山,还有天边那抹霞光万丈的云彩。” 刘老师的一生,正如他的文章:平凡的高贵、低调的奢华。人的一生,能活成这样的姿态,就够够的了,足足的了!

天涯倦客 : 2015/10/23 10:54:25

读了刘老师的作品,亦读了刘老师的人品,深受感动!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46014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