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2015年度作家奖】故乡的老茶馆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    阅读次数:5915    发布时间:2015-11-22


作者:施泽会

施泽会,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11月生,大专学历,小学一级教师,重庆潼南人。系四川省小小说学会会员,广西小小说学会会员,宁夏银川市当代文学艺术作家委员会会员,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潼南县作家协会会员,龙岗区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参加了老山战斗,荣立战功,多次受到部队嘉奖。热爱文学,写了许多稿件,诗文散见《重庆日报》《重庆晚报》《中国石油报》《深圳青年》《湛江文学》《西部散文家》《作家报》《中国散文精选100家》《辽河》《安徽文学》《龙岗文艺》《岁月》《打工文学》周刊等报刊选本并多次获奖。现已出版个人诗集《寻觅枪尖上的激情》、短篇小说集《爱的深渊》, 长篇军事小说《火箭筒射手》、长篇都市言情小说《黑色手袋》签约起点中文网。200多万文字见诸报端与网络及出版物。


提起老茶馆,就让人回到了几十年前的过去。

故乡的场镇很小,但是街道很长,仿佛怎么走也走不到尽头。赶场天就是很多在地里干活的农民来到茶馆里喝茶。他们或者挑一担蔬菜,或者挑一担红苕,一担玉米,一担大米,还有的小麦,胡豆,豌豆,绿豆,土豆,猪牛羊,鸡鸭鹅等等农产品及家禽,早上5点钟起床,没有赶上木船,就只有自己肩挑背磨,一路上扁担叽嘎叽嘎的响。我跟在父亲的屁股后面,小跑着,想着父亲把红苕卖了,在馆子里买几个甜糕吃,想着想着,口水就往腮边流出来。父亲不喜欢喝茶,但是他喜欢到茶馆里去看看,听听茶客们天南地北的吹牛,听他们摆龙门阵。

茶馆是穿斗房子,木格子窗户,旧木桌子,旧木凳子,还有旧竹子藤椅。只有茶具,茶杯,茶壶,稍微新一点。茶叶是本地生产的青松毛尖茶。具体是不是毛尖茶,我们不知道,只有茶馆主人知道。那个时候称茶馆的管理者为主人,不是称老板或者老板娘,或者称服务员。因为是集体生产。做茶馆生意的应该是集体单位。那些端茶的几乎是中年妇女,一把铜壶在灶膛上冒着白色的烟雾,茶客就是泥土里出来的农民,穿着朴素,性格粗犷,憨厚老实。带着汗味,烟味,咸味。茶馆里烟雾缭绕,热气腾腾,尤其是冬天,手里端着一杯盖碗茶,感觉满身就暖和。

服务员来一碗茶。“要得,来啦”。服务员,提着一个长嘴的茶壶,在座位中间穿梭。他们把茶杯拿着,放好茶叶,哗哗哗的水就朝杯子里倒。茶叶渐渐沉入杯底,,稍等片刻,茶味就飘香四溢。有的茶叶没有沉入杯底,就用茶杯盖刮两下茶水,嘴对着茶杯,轻轻的喝一口,那个品茶的滋味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为啥人们不喜欢在自己家里喝茶?为啥喜欢在一个小镇上茶馆里喝茶?原因是茶馆里人多嘴多,新闻多。山里山外,中国外国,港澳台,天上地下,古今中外,军事经济,参考消息,谈笑风生,几句闲言碎语,实为人生乐趣。要上一杯盖碗茶,时间就是一天,清闲幽静,就构成了一幅精彩的饮茶图画。冬天,太阳慢慢从东边升起来了,透过街边的树叶,透过茶馆的木格子窗,照在客人身上,点亮了一张张老脸,有的客人头一偏,眯着眼睛,打个盹儿,阳光片刻不肯离开。服务员也不会下逐客令。等客人醒来,忙问,师傅,你的茶冷了没有?我给你冲杯热的。茶客说,要得要得。一杯茶一元钱,喝一天,许多轶闻趣事听在耳里记在心里。他们把眼睛一闭上,享受着宁静与安详。

在茶馆里喝茶的人,仿佛来的都是熟人。谈生意的,打长牌的,看热闹的应有尽有。即使叫不出名字,都觉得眼熟,话匣子就拉开了,无所不谈。谈国家大事,谈孩子的出息,谈老伴的厨艺,谈养老的问题等等。耳朵听着别人的故事,心里想着自己的心事,稀奇人稀奇事多得很。喝茶喝到下午,来了一个唱猴戏的,几声锣鼓声,猴子在街上跳上跳下,把茶客的眼睛吸引过去了,服务员从包里摸两个硬币,赶紧打发唱猴戏的走了,以免影响大家喝茶。

在旧社会,茶馆除了休闲,更是袍哥拉拢人心的地方,成了社交场所。水乡码头到处都是上行下行的船只,一个码头就有很多处茶馆,茶馆房子不大,能够容纳100多个人,茶壶里的热气升腾。拉船的纤夫一到,大声一喊:“老板娘,来碗茶”。“要得,等到,马上来啦”。纤夫就大声说起,昨天晚上,我们的隔壁船在岩洞码头遭了土匪抢,枪声不断,还打死了几个反抗的纤夫,一船的盐巴几十吨,被土匪洗劫一空。我看见不对头,立马把跳板拔上船,免遭一劫。隔壁船老板看见我们的船没有被抢,还说是我们串通土匪被抢的,我们说闯你妈的鬼哟,老子也是拉船的,我又得不到好处,我叫土匪来抢?放你妈的狗屁。听客哈哈大笑。

不幸的是一九八一年故乡发生了一场特大洪水。洪水漫过了老茶馆,把那些穿斗房子冲垮了。茶馆的主人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等到洪水退了。茶馆主人,在一堆瓦砾里寻找那把用了100来年的祖传下来的铜茶壶,不知道飘荡到哪个地方去了,只寻找到几个破损的茶碗,灶膛还在那里完整的摆放着,仿佛和地心链接在一起。

改革开放后,农村闲下来的人更加多起来了,喝茶的人更加多了。茶馆的主人重新修起了新房子。他没有挂牌子,他想找回原来的模样,堂屋中间高挂着毛主席画像,木格子窗依然保留了,太阳从天井和木格子窗照进来,依然暖洋洋的。摆设还是和从前一样,老木桌子,老木凳子,老竹子藤椅。客人坐上那些坐具,依然发出咿呀咿呀的响声,听起来非常悦耳,那些茶客看了觉得这个茶馆就是之前的老茶馆。

别看这些农民,喝茶哪里不能喝?他们偏偏到茶馆里来喝,聊聊天,心情愉快,天文地理,军事战争,哪个媳妇偷人等等,成了他们的谈资,津津乐道。他们主要是享受一种情趣,一种氛围,一种淡雅,一种友谊。他们看重茶馆的老,古朴。几十年如一日,早起赶路,披星戴月,为了一个心愿,走进了小镇老茶馆的深处品茶。茶馆的茶味,抽烟的烟味,有的放着响屁的臭味,打扑克的叫喊声,也许正因为这些怪味,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真的缺少了,那么生活就没有了滋味,也许就变味了。

实际上,茶馆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没有人们浮躁的身影,现在车水马龙的城市,压得城市人喘不过气来,他们巴不得找一个闲暇的地方,喝喝茶,聊聊天,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感情融洽。老茶馆就更加显得弥足珍贵了。不过茶钱已经变了,需要花五块钱一杯。茶客们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重复着这样的生活,有的老了,有的去世了,大多数是中年人和老年人喝茶,很少有年轻人喝茶。

故乡的老茶馆的灶台上还是冒着哧哧哧的白色烟雾,喝茶的人们喝一口茶,不时嘴里哼两句川剧,再喊两句川江号子,太阳下的茶馆就显得更加恬静,更加典雅了。


【编辑:与文为邻】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52221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