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心中的天桥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雷斌    阅读次数:18059    发布时间:2024-02-02

无论你走多远,身后总有一盏灯为你点亮,做你坚强的后盾,那就是我们的家乡!

我的家乡--天桥,是一个被四面的青山所包围的小山村,这里空气新鲜、景色宜人,较之大城市的喧闹笙箫,家乡更显宁静安逸,是一个让人感到倍儿踏实,倍儿舒服,可以随时随地就能睡上一个安稳觉的好地儿!

 

(一)“天桥”的由来

 

家乡名讳“天桥”的由来是有故事的,相传天桥系天上神仙鲁班及徒弟赵巧修成。昔称天仙桥或天生桥,以其东南方的营盘山和西北方的卡子山连接自然成桥得名。天生桥全长50米,宽150米,高50米,桥下有清渡河自北向西流经孙家坝在邵家桥镇的赵家坝注入乌江。关于天生桥自然天成,巧夺天工的喀什特地貌景观所产生的自然美,后人无不惊叹连连,成了天桥乡最为靓丽的一条风景线。

 

(二)春   耕

 

家乡的春天是让人心情愉悦的,不冷也不热。当乡亲们褪去厚厚的棉衣,身上的衣服也越穿越薄的时候,就标着春天的脚步近了。“春风她吻上我的脸,告诉我现在是春天”……仿佛一刹间,村庄就被拂面的春风,熏染成了象征着生命的颜色,田间的野草偷偷的冒出了新芽,嫩嫩的、绿绿的,让人忍不住,就想用手去掐几下的欲望;钟山脚下的梨树林也开了花,一朵,两朵、三朵、四朵……朵朵都是乳白色的,远远的望去,像极了天上下凡的七仙女,身穿白色凤袍,风姿绰绰,优雅的躺在哪儿,静静的望着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热土的子民,满眼尽是温柔。

家乡的春天是美好的,但也是勤劳的,是乡亲们一年中播种希望的季节,这时家家户户都会不约而同,迅速行动起来,爸爸扛起滑口(一种农村犁土的农具),牵着牛;妈妈背着大背篼,拿起镰刀,来到自家一亩三分地开始辛苦的劳作着:犁土、除杂草、整理土边土脚、给玉米下种等,乡间的农耕生活就这样正式拉开序幕……随同的小孩儿也不堪寂寞,就一个人在土坎旁边抓土玩,逮蚂蚁,和昆虫做起了好朋友,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小孩儿被蚂蚁儿咬了一口儿,坐在土坎边疼的哇哇直哭,还不忘用沾满泥土的小手去擦拭眼泪,泥土和泪水交织,在小孩儿圆润的小脸两旁,分别形成了三条细长细长的线,有点像猫咪的长胡子,土里卖力耕作的妈妈仿佛听到了孩子的哭声,亦或是母子连心,飞快的朝小孩儿跑来,一把将孩子抱在怀里一边喂奶,一边温柔地清唱着催眠的小曲:“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真美丽”,在妈妈甜美的歌声中,吃饱喝足的小孩儿瞬间进入了梦乡,在梦里寻找着属于他的童话世界,熟睡的脸庞露出了浅浅的微笑。

当生机的太阳慢慢地从天际滑到山那边的时候,勤劳的乡民还在土里忘情的刨着,谁也不甘落后,一颗颗汗珠从脸颊掉落到土里,湿润了黄土,似乎孕育着乡亲们对明天美好生活的期望,孕育着乡亲们心中的金砖银砖,孕育着乡亲们对秋天硕果的魅惑,颇有春景美如画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三)嬉水记童年

 

河是天桥人的大澡盆,是农村孩子的水上乐园。一到暑期,村里的小伙伴就会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舀上一碗蒸子(农村一种蒸饭器具)里的冷饭,再配上雷簸(农村一种制作辣椒酱的器具)里仅有的蒜辣椒,狼吞虎咽的吃上一碗后,手拿砍柴弯刀,迫不急待,下河去了。来到河边,首先不是洗澡,而是到河边两岸山坡上砍柴。砍着……砍着……在烈日照射下,小伙伴们都汗流浃背,双眼也被汗水打湿了,口干舌燥,热的难受,不一会儿,每人都砍够了今天所需的柴火,心里想着回家也不会挨骂了,于是听小领队一声吆喝,全部放下手中的砍柴弯刀,脱下衣裤,从河岸边的巨石上排着队,有秩序的往小河里跳去,一排排,一个个,好像参加奥运会的跳水健将,顿时,扑通扑通的跳水声,河里戏水的笑声,及小伙伴们口里不停喊道的“好爽啊,好凉快啊”的呐喊声,在山谷里回荡着……有的小伙伴还在河里的石洞里面摸了几条桃花鱼和几只螃蟹.用水思丫枝条,串成一串串的,真是羡煞旁人……当太阳的余晖向河上面家的方向移动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该扛起柴火回家了,尽管还有的小伙伴还没玩够!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稀的记得孩提时,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太高,物资匮乏的时候,这里山水养育着我们,就如,长在河岸两边的茂密的山坡上的植物来说吧,有的可以砍回家用作家庭燃料,有的可以用作药用 ,像:野生板蓝根,野生金银花,在2003年非典时期,乡亲们就会来到这儿采一点回家,用来熬药,也抵御病毒的传播,又或如河里的桃花鱼,一种蛋白质含量极高的鱼种,要是有哪家的小孩生病导致身体虚弱,到河里抓上几条,用来熬汤喂小孩儿喝下,小孩儿苍白的小脸蛋没过几天,也变的红扑扑的精神起来。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56917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